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渡辽水

标题包含
渡辽水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建(847年-918年),初名王审潮,字仲初,许州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建立者。 王建出身贫寒,年轻时以卖烧饼为生。后来参军入伍,因勇武善战而逐渐崭露头角。黄巢起义时,王建...查看更多
only-snow-self
去完善

译文
渡过辽河,这里距离咸阳有五千里的路程。 离家时,父母仿佛生死相隔,重新穿上衣服如同送别死者。 也有枯骨回归咸阳的时候,这些由家人带回故土。 出门在外,没有返回的那一天,只有驻足在辽河边相互张望。
only-snow-self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渡辽水:指的是渡过辽河,是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河流之一,在今辽宁省境内。 2. 咸阳: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是秦朝的都城,这里代指唐朝首都长安。 3. 五千里:形容距离之遥远。 4. 隔生:离世,无法再见面的意思。 5. 重著衣裳如送死:指重新穿上衣服就像参加丧礼一样。 6. 白骨归咸阳:意思是尸骨运回故乡咸阳安葬。 7. 营家:军营里的家属。 8. 本乡:出生的地方。 9. 驻马:停下马来,指停留。
only-snow-self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渡辽水为引,展现出一幅离别、战争和思念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士兵离家奔赴战场时的心情和场景,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其中,“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一句,点明了离开家乡的距离之遥,也暗示了此次离别的意义非同寻常。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与家人别离的悲痛以及生死未卜的忧虑。此外,诗人还描绘了战场上牺牲者的惨状,他们的尸骨只能被各自家乡的营家认领。整首诗情感浓烈,充满了哀伤和对和平的渴望。
only-snow-self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辽水》是中国唐朝诗人王建的诗作,具体创作时间暂无确切的记载。然而,我们可以从诗中的内容了解其背景。 首先,该时段是唐朝末年,社会动荡,边疆问题频发。辽水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周边民族势力争夺的焦点之一。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许多诗人纷纷投笔从戎,或抒发对时局的忧虑。 其次,王建本身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王朝末世,他的人生轨迹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诗人在观察和记录周围的风土人情之余,抒发了忧国忧民的胸怀。这从他另一首著名诗篇《汴路水驿》中也可见一斑:“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描绘了运河边的繁荣景象。 最后,以诗为史的研究方向也为我们分析这首诗的背景提供了帮助。通过深入研究与诗人相关的历史事件、人文风俗和社会变革等,我们更能准确地理解《渡辽水》背后的深刻含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only-snow-self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