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初秋景象的诗。第一句“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描述了初秋早晨,池塘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波光粼粼的景象。第二句“绿茎红艳两相乱”则描绘了池塘边绿茎和红花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最后一句“肠断,水风凉”则表达了作者看到这幅美丽景象时的心情,因为秋天的到来,水边的风也开始变得凉爽,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露珠凝冷:指早晨的露水凝结在荷叶上,显得寒冷。2. 波影:形容水面上的波纹映照出的光影。3. 绿茎红艳:绿色的荷叶茎和红色的荷花相互映衬。4.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的情感。5. 水风凉:指在水边的微风中感受到的凉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描绘了夏末初秋的早晨,池塘中的一片景象。荷叶上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波光粼粼,满池塘都是这宁静的美景。绿色的荷叶和红色的花朵相互映衬,更显得色彩斑斓。然而,当一阵凉风吹过水面,这美景却让人倍感凄清,触动了人们心底深处的哀愁。
诗人以冷露、波影、绿茎、红艳等元素构成了这幅画面,色彩鲜明,意境优美。而“肠断”一词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整首词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这首词是唐代著名文人温庭筠所创作。温庭筠生活于公元811年-约866年,这是一个中国历史舞台上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同时也充满了艺术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在这个时期,中央政权逐渐衰弱,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军事上的动荡使得民生疾苦日益凸显,这些都为文学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温庭筠身处其中,他的作品既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又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性的探索。
温庭筠本人经历坎坷,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他在世时并未获得朝廷的重用,甚至在晚年被贬谪到了边疆地区。然而,正是这种坎坷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公正和民众的疾苦,从而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