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酒泉子·日映纱窗

标题包含
酒泉子·日映纱窗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温庭筠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查看更多
朱萍_3716
去完善

译文
阳光照在纱窗上,小金鸭立在屏风前,碧绿的小山映入眼帘。家乡的春天,烟雾弥漫,只能远远地看着那盏兰色的油灯。 带着宿妆的我,满怀惆怅地倚靠在高阁上,看着千里的云彩和月光,感到它们离我如此遥远。草地刚刚长齐,花朵却又凋谢了,燕子双双飞去,似乎要寻找新的家园。
朱萍_3716
去完善
释义
1. 酒泉子:词牌名; 2. 温庭筠:唐朝诗人; 3. 日映纱窗:阳光照在纱窗上; 4. 金鸭:金属的鸭子形状香炉; 5. 小屏山:屏风上的山水画; 6. 碧:绿色; 7. 故乡春:春天的故乡; 8. 烟霭:烟雾; 9. 隔:隔离; 10. 背:远离; 11. 兰釭:蜡烛; 12. 宿妆:隔夜的妆容; 13. 惆怅:忧郁; 14. 高阁:高楼; 15. 千里云影薄:指远方的天空; 16. 齐:整齐; 17. 花又落:花落; 18. 燕双飞:燕子双双飞行。
朱萍_3716
去完善
赏析
《酒泉子·日映纱窗》这首词是温庭筠所写的一首描绘思乡之情的作品。首句“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阳光透过纱窗照入屋内,金鸭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屏风上映着青山绿水的美景。接下来的“故乡春,烟霭隔,背兰釭”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远方的家乡春意盎然,却被烟雾和距离阻隔,无法回到那熟悉的地方。 下阕中,“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描述了诗人在高楼上凭栏远眺,黯然神伤的样子。远处的天空云层稀疏,仿佛近在咫尺,却仍然遥不可及。最后的三句“草初齐,花又落,燕双飞”则是诗人以自然界中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小草刚刚长出,花朵却已凋谢,燕子的双双飞舞更让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寂静的春日景色中,还是在自然界的生灵中,都充满了诗人的深深感慨。
朱萍_371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泉子·日映纱窗》是晚唐著名文学家、词人温庭筠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9年左右,正是晚唐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温庭筠本人也饱受人生曲折。他才华横溢,但科举屡试不中,一直未能跻身官场,这也使得他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的词作大多描绘了女子深闺的幽怨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苦痛。 在《酒泉子·日映纱窗》中,温庭筠通过描绘日映纱窗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战乱和贫困使得人们难以实现这一梦想。这种强烈的对比,既展现了温庭筠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朱萍_371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