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渊使君郎中赴当涂
看花金谷屡衔杯,先后归时出处乖。朝日衣冠辞魏阙,春风旗鼓过秦淮。谈间咸庆连云屋,事外欢娱付水斋。回首未成东下计,可无书札写离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赏景赏花在金谷园中畅饮数次,离开的时间有先有后,分道扬镳。
清晨,大家身着盛装辞别朝廷;春风吹拂,出征的队伍擂鼓行进过秦淮河。
在这个地方欢聚一堂,谈笑风生;闲暇时光,则在河边的书房里度过。
回头看看当初未能一起南下的时候,不妨用文字表达我们的离愁别绪。

去完善
释义
1. 金谷:泛指美好之地。
2. 衔杯:举杯祝酒之意。
3. 出处乖:指离别的事。
4. 魏阙:指朝廷或官署。
5. 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地区。
6. 连云屋:形容房屋众多。
7. 水斋:临水的房子。
8. 东下计:指离去的计划。
9. 书札:写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友人的诗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前途的关心。首联以“看花金谷”的场景引出友人之间的欢聚,并暗示了他们的别离;颔联则描绘了友人在朝为官的风光以及即将离开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敬重和祝福;颈联则描绘了他们在闲谈中所共享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尾联则以“回首未成东下计,可无书札写离怀”收尾,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然而,王朝的内部矛盾也逐渐凸显。作为皇室成员,王安国一方面关注政治民生,另一方面又对诗歌艺术充满热情。他崇尚苏轼的诗风,致力于推进文学革新。
在这个背景下,王安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献给即将离任的好友文渊使君郎中。诗中将郎中的离去喻为“乘舟到海”,表达了对好友在远方前程似锦的祝愿。同时,借助于典故,如“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暗示了当时官场纷扰,但仍有清廉正直之士坚守信念。整体来说,此诗表现出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局下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期待,并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