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江月·遣兴

标题包含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floralee
去完善

译文
在酒醉之中只顾得着找乐子开心,哪还有空闲时间去忧愁烦恼呢?最近开始觉得古人们说的话,也并不是全都值得相信的。昨天晚上我在松树旁喝醉了倒下,还问松树我这醉态如何,怀疑松树会动要来扶我一把,我用手推开松树说:“滚开!”
florale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遣兴:寄托情感,抒发情怀。 2.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在醉意中寻找欢乐,没有时间去忧虑。 3. 古人书:古时的书籍或古人的教诲。 4. 信著全无是处:完全相信古人的话,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5.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昨晚醉倒在松树旁边,询问松树我的醉态如何。 6.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只怀疑松树会来搀扶,于是用手推开松树说“走开”。
floralee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西江月·遣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辛弃疾在醉酒状态下的生活场景。首先,他以“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表现出饮酒时暂时忘记烦恼、享受当下的心境。接下来,他用“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表达了对古人的怀疑,暗示自己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与批判。然后,词人通过“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描绘了自己醉酒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辛弃疾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整首词展现了辛弃疾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乐观心态,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观念的独特见解。
florale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遣兴》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至1192年之间,辛弃疾被贬官为江西铅山县太守期间。这段时间正是宋金对峙的时期,战争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情绪非常强烈。 辛弃疾,作为一代文武双全的儒将,立志恢复中原,但遭到朝廷主和派的排挤,一生仕途坎坷。他曾多次上疏陈述北伐策略,但未被采纳。在江西铅山县任职期间,辛弃疾看到百姓疾苦,痛心疾首,他虽身处江湖之远,仍心怀朝廷,渴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辛弃疾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曲折与无奈。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以诗言志,抒发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对壮志难酬的愤懑。因此,《西江月·遣兴》这首词既表达了辛弃疾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florale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