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人群中建起了房子,却没有听到车马的喧嚣。
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要内心宁静,就算身处闹市也感觉身处僻静之地。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闲地看着南边的山。
山中的气息在傍晚时分格外美好,鸟儿们也一起回巢。
这其中蕴含了生活的真谛,想要辨识出来却又忘记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去完善
释义
1. 结庐:建造住宅。
2. 人境:人类居住的地方。
3. 车马喧:指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4. 何能尔:为何能做到这样呢。
5. 心远:内心超脱世俗的纷扰。
6. 自偏:自然显得偏僻宁静。
7. 采菊:采摘菊花。
8. 东篱:泛指东边种植的菊花。
9.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10. 见:看见。
11. 南山:泛指远方的山峰。
12. 日夕:傍晚时分。
13. 佳:美好。
14. 相与:结伴一起。
15. 还:返回。
16. 此中:这里。
17. 真意:人生的真谛。
18. 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时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去完善
赏析
《饮酒·其五》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表现诗人隐逸之志的佳作。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喧嚣尘世,却能保持心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首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描述了诗人虽然生活在充满世俗纷扰的地方,但内心却保持着恬淡与宁静,不受外界干扰。诗人用“而无车马喧”展现出心灵的超脱与境界的高远。
颔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自己之所以能够处于喧闹之中而不受影响的缘由:因为心灵远离尘俗,所以所处之地就显得偏僻安静。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颈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无意间望见了远方的南山。这两句诗展现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悠闲与自得。
尾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写了傍晚时分山中雾气弥漫的美景以及群鸟归巢的情景。在这宁静的景色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真谛,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这一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现了陶渊明高尚的品质、崇高的理想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