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丛里的蟋蟀叫个不停,惊落了梧桐叶。这正是人间和天上的忧愁汇聚之时。那云雾缭绕的台阶和月光洒满的地方,重重关锁宛如千重山。即使乘坐木筏来去,也无法在这天地间相逢。
每年只在七夕这一天,才能看到星桥鹊驾的美景,然而这短暂的相会却无法消除他们心中的离别之情和无穷无尽的怨恨。我想,牵牛织女此刻也正在承受着分离的痛苦吧。或许此时天空正在瞬间变得晴朗,瞬间下起雨,瞬间刮起狂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行香子:词牌名。
2. 草际鸣蛩(qióng):草丛间蟋蟀的叫声。蛩,蟋蟀。
3. 惊落梧桐:指秋天的落叶景象。
4. 人间、天上愁浓:形容人们盼望牛郎织女相会的迫切心情。
5. 云阶月地:指天空中的仙境。
6. 关锁千重:形容天上的仙界有重重阻碍。
7. 浮槎(chá):指往来于银河的船。
8. 星桥鹊驾:指喜鹊搭建的桥。
9. 经年:多年。
10. 离情、别恨难穷:形容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
11. 牵牛织女:即牛郎织女。
12.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形容天气变化无常,用来象征人生的不定和分离的痛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动写静,通过草间蟋蟀的鸣叫和梧桐叶落的景象,描绘出人间与天界共有的忧伤氛围。“云阶月地,关锁千重”一句展现了古人对于星空神话的丰富想象力,同时也暗示了彼此之间的深深思念。接下来,词人以浪漫的想象,描述了即使借助木筏也难于相见的场景。
下阙从牵牛织女的离别之情出发,表达了一年一度的短暂相聚并不能消除长久的别离之痛。最后,词人以瞬息万变的天气来形容人生无常,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和对团聚的渴望。整首词结构紧凑,情感深沉,体现了李清照词风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香子·七夕》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词作。据史书记载,此词大约创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左右。这一年,金兵南下攻占宋朝都城临安,赵构被迫南渡,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世称之为南宋。
这一时期的李清照经历人生剧变。她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丈夫赵明诚去世,因战乱与家庭离散,后来辗转流离至江南地区。虽历经磨难,但李清照并未因此而颓丧,依然保持对生活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在这一特殊时期,民族矛盾、家国之痛成为时代的主题。广大民众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他们崇拜英勇抗金的将领,并关注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忠贞爱情和美好愿景。因此,描绘七夕这一传统节令情景的词篇广受民众喜爱。而生活阅历丰富的李清照则以《行香子·七夕》借物抒怀,既表达了个人对爱情的渴望,又寓含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