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终南山与这浓郁的秋色相互辉映,它们的气势彼此不分上下。

去完善
释义
南山:指长安南边的终南山;秋色:秋天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朗高远的秋日景象。开篇以“楼倚霜树外”点明地点和环境,用“镜天无一毫”来描绘天空的澄澈。接下来,“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将视野拉向远方,把巍峨的终南山与秋天的肃穆色彩并列,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整首诗情景交融,既体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辽阔与深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彼时杜牧正处于人生较为成熟且历经宦海沉浮的阶段。他多次往返长安,对这座古都有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在一个秋日,他登上高楼远眺,眼前霜树、天空与南山共同构筑的壮阔秋景深深触动了他。此时的大唐虽已不复盛唐气象,但秋日的雄浑景色让杜牧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于是写下了这首《长安秋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