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

标题包含
水龙吟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 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 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 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 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锺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snowsman
去完善

译文
瓢泉惊动世人,名动三峡,源流如泉涌般汹涌。 长安纸价飞涨,一字千金,众人争相购买。 先生割肉还债,自嘲无奈,为何如此吝啬。 但饮酒勿论世事,世间哪有,如孺子般长期贫困者。 谁能理解稼轩的心意,就像在风中,沐浴在雩下。 回首夕阳,辽阔无边,尘埃如同野马。 再想想隆中的卧龙,千尺之高,诗歌才罢。 请谁来询问,瓦釜中雷鸣,黄锺沉默。
snowsman
去完善
释义
1. 被公惊倒瓢泉:指瓢泉因辛弃疾的诗文而闻名。瓢泉位于江西上饶,是辛弃疾的故乡。 2. 倒流三峡词源泻:形容诗文的才华横溢,如同江水倒流,气势磅礴。 3. 长安纸贵:指诗文在长安引起了轰动,连纸张都供不应求。 4. 割肉怀归:形容对诗文的珍视和喜爱。 5. 先生自笑,又何廉也:辛弃疾在这里以自嘲的方式,表示自己虽然富有才华,但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6. 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意思是说,世间哪有永远贫穷的人呢?这里的“衔杯”是指饮酒作乐,暗示辛弃疾在感慨人生的无常。 7. 谁识稼轩心事:稼轩是辛弃疾的字,这里指辛弃疾的心事。 8. 风乎、舞雩之下:舞雩是古代祭祀天神的仪式,这里用来比喻辛弃疾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9.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形容诗人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10. 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隆中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卧龙是诸葛亮的号。这里形容诸葛亮的才学之高。 11.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锺哑:意思是说,有谁能够理解辛弃疾的心意呢?就像雷鸣瓦釜(锅)的声音掩盖了黄锺(琴弦)的音色一样,人们无法理解辛弃疾的才华和心声。
snowsman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水龙吟》是辛弃疾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以水龙吟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敬仰之情。 首句“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以瓢泉和三峡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辛弃疾的才华横溢,如同江河奔流,不可阻挡。这里的“公”指的是辛弃疾所敬仰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令人惊叹。 “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则描绘了辛弃疾的作品在长安城引起了轰动,每一个字都被珍视,仿佛千金难买。这表现了辛弃疾作品的高价值和影响力。 然而,“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又展现了辛弃疾对自己才华的反思。他觉得自己为了追求名利,忽略了道德伦理,心生愧疚。这里表达了辛弃疾对名利与道德的权衡,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接下来,“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进一步揭示了辛弃疾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贫穷,但只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就足够了。这里体现了辛弃疾的人生态度,既现实又乐观。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则是辛弃疾对自己心意的表达。他认为,只有那些了解他的人,才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就像在舞雩下,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这里表现了辛弃疾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知音的渴望。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则以夕阳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这里的“尘埃野马”象征着历史的纷扰和复杂,表达了辛弃疾对历史的感慨和反思。 最后,“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以诸葛亮为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这里的“隆中”是指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卧龙”则是指诸葛亮的智慧和能力。辛弃疾以此表达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锺哑”,则是辛弃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知音的呼唤。他认为,现在的人们已经忘记了英雄豪杰的事迹,只关注世俗的喧嚣。这里表达了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水龙吟》以水龙吟的意境,展现了辛弃疾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歌中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snowsm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将领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0年左右,正值金国对南宋的侵略战争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辛弃疾作为一名忠诚的爱国志士,深感民族危机,渴望投身抗金事业,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 在辛弃疾的一生中,他曾多次上疏请求北伐,但都未获朝廷批准。这使得他深感无奈和悲愤,因此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政策。 在《水龙吟》中,辛弃疾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了对抗金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渴望成为这样的英雄,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然而,现实却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snowsm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