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晚春二首·其二

标题包含
晚春二首·其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唐璇Lolia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就要离去,绿色的叶子和红色的花朵已经凋零了一半。榆树上的种子只能随着柳絮随风飘散,随意地在空旷的花园里飞舞。
唐璇Lolia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慢绿妖红:形容春天的绿叶和红花。 2. 榆荚:榆树所结的果实,形状像小铜钱。 3. 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扬。 4. 等闲:轻易地,随便地。
唐璇Lolia
去完善
赏析
《晚春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诗。诗中通过榆荚、柳絮等元素,展现了春天最后一段时光的生机与无奈。诗人以“慢绿妖红半不存”表达出春光已逝的遗憾,而榆荚和柳絮则象征了生命的延续。在这首诗中,韩愈通过对春天的深情告别,传达出了时光易逝、生命不息的主题。
唐璇Loli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春二首·其二》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首描绘暮春景象的诗篇。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此时的韩愈正处于他人生的早期阶段。在他早期的官宦生涯中,他曾担任国子监博士、监察御史等职,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了解。 在这个时期,唐朝虽然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着繁荣昌盛的局面。然而,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不住内在的危机,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韩愈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对这种局面深感忧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愈创作了这首《晚春二首·其二》,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诗中写到:“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形象地描绘了暮春时节花草树木争相展示美丽风采的景象;而“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则暗示了在关键时刻,那些没有才能的人无法为国家分忧解难,只能随波逐流。 总的来说,《晚春二首·其二》展现了韩愈在那个时代的忧国忧民情怀,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
唐璇Loli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