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夫偶尔也展现一下年轻人的激情与狂放,左手牵着大黄狗,右手举着苍鹰,戴着华丽的帽子和贵重的皮草,带领着上千名骑士席卷过平坦的山岗。为了回报全城人民都跟随我这位太守而来,我要亲自射杀老虎,还要看看年轻的孙郎(孙权)是如何表现的。
饮酒至兴,心胸更加开阔,纵然两鬓已有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何时能像冯唐一样,被任命为云中郡的使者呢?到那时,我将拉开雕刻精美的弓箭,如同满月般圆,向着西北方向眺望,射向那贪婪的天狼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城子:词牌名。
2. 密州:今山东诸城。
3. 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作者自指。狂,豪情壮志。
4.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5. 锦帽貂裘:华丽的帽子和华贵的皮衣。这里指的是打猎的装束。
6. 千骑卷平沙:形容马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平原上。
7. 为报倾城随太守:倾城,全城百姓。随,跟随。太守,地方长官。
8.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指孙权射虎的故事。
9. 酒酣胸胆尚开张:饮酒至醉时,胸襟仍豪壮开阔。
10. 鬓微霜,又何妨:头发有些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11.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云中,汉代郡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冯唐,西汉人,有德有才,但缺少机遇。这里比喻朝廷何时派遣他到边疆去为国效力。
1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示决心抵抗西夏侵扰,保卫国家。雕弓,装饰华丽的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古人认为此星主侵略。

去完善
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豪放派词作。该词表达了词人豪情壮志与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上片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出猎的宏大场面,展现出词人的豪迈情怀。“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表现出苏轼虽年事已高但依旧充满活力,决心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接下来的“左牵黄,右擎苍”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出猎队伍的气势磅礴。下片通过抒发壮志,表明了自己要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末尾“西北望,射天狼”则进一步展示出苏轼面对国家危亡之际英勇抗战、守卫边疆的决心。整首词激情四溢,彰显出苏轼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昂扬的人生志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在公元1075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他担任密州知州,正处于人生的政治低谷时期。在此之前,苏轼因与王安石变法理念不合,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然而,在政治斗争中失意的苏轼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关注民生和国家的治理,积极为地方百姓办实事。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外部战争频繁。为了保卫国家,朝廷大力提倡尚武之风。作为文人官员,苏轼也积极投身于军事训练,亲自率领士兵进行围猎活动,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斗志。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