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肘后俄生柳。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
谩赢得、伤今感旧。
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持此语,问乌有。
青山幸自重重秀。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
把万事、无言搔首。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一杯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肘后突然长出肉瘤。感叹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件中常常有八九件。右手洒脱挥毫才有用处,左手却闲着持蟹。徒然收获、伤今感旧的情绪。扬雄投阁后只剩寂寞,可笑是非、难以了断生前身后事。持此话语,去问虚拟的乌有先生。青山幸好层层叠叠,秀丽依旧。问新近景象,树木萧萧落叶,能否承受秋意。总被西风吹得枯瘦,仍如从前千岩万峰般挺立。面对万事,无言挠头思绪万千。我与那些人相比谁更好,是我经常、与自己内心周旋太久。宁可做真实的自己,哪怕只有一杯酒相伴。

去完善
释义
1. 肘后俄生柳:肘后,指手臂的肘部;生柳,指柳树。这句诗意指手臂上突然长出一棵柳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突然产生的新想法。
2.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句诗意指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常常占据八九成,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3. 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淋浪,指淋淋沥沥的小雨;持螯,指持螯饮酒。这句诗意指在雨中饮酒,右手有用,但左手却被闲置,无法持螯。
4. 谩赢得、伤今感旧:谩,徒劳;伤今感旧,指怀念过去的事情。这句诗意指徒劳地怀念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现实。
5. 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投阁,指投江自尽;先生,对知识分子的尊称;了,明白;身前后,指生死之后的事情。这句诗意指投江自尽的先生孤独地笑着,对于生死之后的事情仍然无法明了。
6. 持此语,问乌有:持此语,拿着这句话;乌有,不存在的事物。这句诗意指拿着这句话去询问不存在的事物,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哀。
7. 青山幸自重重秀:青山,指山;幸自,自幸;重重秀,指山峦叠翠。这句诗意指山自己拥有美丽的景色,不需要别人的赞美。
8. 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萧萧木落,指树叶飘落;堪,可以。这句诗意指新来的树叶飘落,是否可以承受秋天的到来。
9. 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西风,指秋风;瘦损,指树木因秋风而枯萎;千岩万岫,指山峦叠翠。这句诗意指树木被秋风吹拂,变得枯萎,但山峦依然如故。
10. 把万事、无言搔首:搔首,用手指挠头。这句诗意指面对一切事情,都无法找到答案,只能无言地挠头。
11. 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翁,指诗人自己;渠侬,指别人;好,好与坏;周旋久,指长时间相处。这句诗意指自己和别人相比,谁好谁坏,是我在长时间与他们相处中得出的结论。

去完善
赏析
《贺新郎・再用前韵》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部分,情感层层递进。上片主要写人生中的无奈与不甘。作者用“俄”“叹”“闲”这些字眼,结合历史故事,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比如开头提到“肘后生柳”(古人以柳树比喻人生起伏),暗示命运变化难测。接着感叹人生失意,虽然引用了前人的句子,却像是从自己心底涌出的真实感受。他写自己左手握酒却无蟹可尝,看似在说生活琐事,实则是暗讽时光白白流逝的苦闷。最扎心的是那句“漫赢得”——过去的回忆越美好,越反衬出如今的失落。最后借汉代文人扬雄的悲剧,道出坚持正直却无人理解的孤独,甚至质问虚构的“乌有先生”:这世界黑白颠倒,谁能给我答案?这种困惑,成了他面对现实时挥之不去的痛。
下片画风一转,不再借用典故,而是以青山为象征,展现自己永不妥协的傲骨。开篇三句直接把青山比作自己:任它风吹雨打,青山始终巍然挺立。这里藏着双重骄傲——既赞美青山不受世俗污染,又庆幸自己与随波逐流的人不同。接着他问青山:秋天树叶落尽时,你能否承受这份萧瑟?这既是担心“同类”,也在暗示自己遭遇的政治寒冬。但青山给出了答案:哪怕枝叶凋零,山峦依旧挺拔,正如他面对打击时的不屈。结尾处,他对比自己和当权者:谁更“好”?不直接回答,却用行动表态——宁可喝酒当闲人,也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这一选择,把全词推向了最高潮:即便世界混沌无常,他也要守住内心那片永不倒塌的青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辛弃疾被贬谪到江西上饶的二十年间。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因抗金有功而受到朝廷的嘉奖,也因主张抗金而被排挤,多次被贬谪。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阶段。金朝对南宋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得南宋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将领,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深感忧虑。因此,他在《贺新郎》一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