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每天欣赏山景永不厌倦,想要在山间度过余生。山花开落,山岳长存,山泉水流淌不息,山中生活自在悠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钟山:南京紫金山。
【注释】买山:指购置山林田产。
【注释】山长:指山岭绵延不断。
【注释】山水空流:形容山中的水流不息。

去完善
赏析
《游钟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钟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中的“看山不厌山”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执着与热情;“买山终待老山间”则意味着诗人渴望在山中度过晚年,尽享山水之乐。
接下来的两句“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则是对钟山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诗句通过描绘山中花朵的凋谢和山的依然存在,以及山水的流淌和山的宁静,展现了钟山的独特魅力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同时,这两句诗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钟山》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任参知政事期间创作的。这一年,王安石开始了他在政治上的重要历程——主持变法,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
熙宁二年是王安石人生的转折点,他决心改革政治,消除弊端,实现国家富强。然而,这时的北宋朝政黑暗,官僚腐败严重,人民疾苦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深感重任在肩,决心推动改革,使国家重现辉煌。
此时,王安石不仅面临着朝廷内部的保守势力反对,还受到民间对变法的误解和抵制。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他都坚定信念,勇敢前行。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