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九华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谁能引。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天繁星交错,明月时亏时圆,明灯高照五枝。
即将离别,犹如黄鹤失去瑶琴,空留芙蓉帐惋惜而垂。
歌声婉转,饱含着无尽的离愁。
但愿我们像水波和浪花,共同涌现在碧绿的河流之中。
天将拂晓,黄姑织女的银河已消失尽头。
九华锦衾再无柔情,千金宝镜亦无人能映照。
歌声婉转,寄托着伤离别的哀思。
宁愿化作杨树和柳树,一同在玉窗旁低垂。

去完善
释义
1. 星参差:形容天空中的星星错落地排列着。
2. 月二八:即上弦月,月亮的弧度约为180度,形状如弓,因此也被称为“上弦”或“弓月”。这里指月亮呈现出半月形。
3. 灯五枝:古代灯具的一种,五枝烛台。五个灯烛并排在一起,形成一组明亮的灯光。
4. 黄鹤瑶琴:黄鹤是一种鸟名,传说它能懂得音乐,瑶琴是古代的一种竖琴,这里是指弹奏瑶琴的情景。
5. 芙蓉羽帐:芙蓉是一种花名,羽帐是用羽毛装饰的帐幕,这里描绘的是一种富丽堂皇的环境。
6. 宛转歌:这里的宛转并非描述歌声婉转动听,而是表达歌曲主题的情感深切。
7. 波与浪:波和浪都是水波的意思,这里象征着主人公的感情起伏。
8. 黄姑织女:黄姑是古人对银河的称谓,织女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负责织造云彩,她与牛郎的爱情故事被广泛传颂。
9. 九华锦衾:锦衾是一种用锦缎制成的被子,九华在这里应该是指华丽的花纹。
10. 杨与柳:杨柳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比喻离别的场景,因为柳树容易被风吹动,看起来就像是在挥手告别。
11. 玉窗:玉质的窗户,这里可能指代华丽的宫殿或者宅邸。

去完善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无尽的哀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星辰、月亮、灯光、黄鹤、芙蓉、波与浪、银河、锦衾、宝镜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在这其中,诗歌的主题——别离的忧伤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刘方平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上半叶,正值唐玄宗时期,是唐代的鼎盛时期。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刘方平曾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多次入仕为官,但终因性格刚直,不愿趋炎附势,而屡遭挫折,这使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舞蹈方面,有很多创新和发展。刘方平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艺术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首诗中,刘方平以婉转悠扬的旋律,描绘了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