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阶下草犹短,墙头梨花白。织女高楼上,停梭顾行客。
问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台阶下的草地还显得短小,墙头的梨花却已雪白一片。天上的织女在高楼上,停下织布的梭子,向路过的客人望去。她问你在哪里,于是用青鸟舒展羽毛作为信使。

去完善
释义
《春词》常建: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阶下草犹短:描述春天刚刚来临时,台阶下的草还很短。
2. 墙头梨花白:形容梨花盛开的洁白美丽。
3. 织女:这里指代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代表美丽的女性形象。
4. 高楼:通常象征地位高、地位尊贵的人家。
5. 停梭顾行客:停梭,指的是停止手中的工作;顾行客,关注过路之人。
6. 问君在何所:问君,询问对方;在何所,在哪里。
7. 青鸟舒锦翮:青鸟,传说中为神仙传递消息的鸟;舒锦翮,展开羽毛。

去完善
赏析
《春词》常建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草、梨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中的“织女高楼上,停梭顾行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情景的观察和思考。最后两句通过询问对方的所在之处,传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节奏轻快,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词》是唐代诗人常建于开元年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此时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昌盛,文化艺术空前发展。
在这样美好的时代背景下,常建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有着深刻的感悟。他在诗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如“东风不与周郎面,春草春花满洛阳”等诗句,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在这个时期,虽然社会表面看似繁荣,但常建的个人命运却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脱颖而出,这使得他对自己的才华产生了怀疑,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之,《春词》这首诗歌是在唐朝开元年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创作的。一方面,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它也展现了常建个人在这个时期的际遇和他对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