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蟾宫曲·叹世二首

标题包含
蟾宫曲·叹世二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马致远生活于元世祖至元时期到元仁宗时期,在科举落第后,转而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他是元代前期...查看更多
chenjinyue1027
去完善

译文
即便被人取笑,又有何妨?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我宁愿远离纷扰,避开世俗的惊涛骇浪。
chenjinyue1027
去完善
释义
严子陵:东汉隐士,拒绝高官厚禄,隐居富春江畔;孟光台:东汉贤妻孟光与其夫梁鸿相敬如宾的故事,代表淡泊名利的生活。
chenjinyue102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散曲分为两部分,上片通过回顾秦末楚汉争霸的历史,揭示了功名富贵的虚幻本质。作者列举了项羽、刘邦、韩信等人物的命运,说明无论英雄豪杰还是权臣将相,终究逃不过历史的洪流。尤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道出了世事无常的哲理。 下片则转向个人情感,叙述自己选择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东篱”“竹里游亭”“池塘渔歌”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画卷,展现出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同时,他以严子陵和孟光为榜样,表明自己看破红尘、追求内心安宁的决心。 整首词语言质朴而意味深远,既批判了追逐功名的荒谬,又歌颂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体现了元代文人在乱世中的精神寄托。
chenjinyue102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致远创作此曲时正处于元代,那是一个汉族文人地位较低的年代。他半世蹉跎,在仕途上历经坎坷,深感功名无常、世事如梦。他曾怀揣着对功名的追求,但现实的干戈与政治的风云变幻,让他目睹了太多兴衰成败,如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韩信的经历更让他感慨万分。于是,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思索中,他写下此曲,借以表达对功名虚幻、世事无常的叹息,以及想要归隐山林,躲避世间风波的心境。
chenjinyue102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