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蓟北归

标题包含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并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边塞特点。 高适出生于渤海蓨县(今河...查看更多
mollylu
去完善

译文
驾马向蓟门北方行进,北风中的边马叫声显得哀伤。 山丘蜿蜒遥远且视线朦胧,广阔的天空在胡地敞开。 五位将领已经深入敌方领地,前方军队却仅有一半返回。 谁能同情那失意之人?他只能独自带着长剑回归。
mollylu
去完善
释义
1. 蓟北:古地名,在今北京一带。这里指唐代北方边疆地区。 2. 蓟门:古代边塞之门,泛指北方边疆要塞。 3. 边马:边疆的马,这里指戍边的士兵。 4.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5. 山口:山的入口或出口。 6. 豁达:豪放,开朗。 7. 胡天: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8. 五将:指五位将领。 9. 深入:指深入到敌方领地。 10. 前军:先头部队。 11. 止半回:只回来了一半。 12. 谁怜:谁会怜悯。 13. 不得意:不如意,不称心。 14. 长剑:利剑,这里象征战士的武艺。 15. 独归来:独自返回。
mollylu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从北方边境返回时的所见所思。首联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为开端,展现出一幅寒风凛冽、边疆荒凉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悲凉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进一步拓展视野,暗示边疆的广袤与艰辛。颔联“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描述了战争场景,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尾联“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壮志难酬,寄托着深沉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mollylu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蓟北归》是唐朝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这一年里,高适因为自己的才华和声誉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涉县尉。虽然职务不高,但对于当时身处困厄的高适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这首诗中,高适表达了自己从蓟北归来时的感慨。蓟北是指今北京市一带,这里是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高适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从这里出发,踏上了仕途之路。 在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盛世,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高适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边疆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展现了盛唐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
mollylu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