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醉笔题诗紫界墙,梅花零落扑衣裳。天香又杂杯中渌,春色还惊鬓上苍。涉世何妨为白璧,流年未必抵黄粱。一吟起我平生志,今古冥冥出处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喝醉了在墙边写诗,梅花飘落到衣服上。
香气混着杯中的酒气,春天到来让人惊叹白发苍苍。
在这个世界上我愿意成为清白的人,时光飞逝不必惋惜。
每次朗诵都让我想起一生的理想,古今中外我都愿意去闯荡。

去完善
释义
1. 醉笔:指醉酒时书写的诗句。
2. 紫界墙:这里指的是皇宫的围墙。
3. 天香:这里指的是梅花的香气。
4. 杯中渌:指美酒。
5. 鬓上苍:形容头发变白。
6. 白璧:指珍贵的玉石。
7. 黄粱:指小米,这里代指短暂的人生。
8. 一吟:指吟咏诗歌。
9. 冥冥:形容幽暗不明的样子。
10. 出处忘:指忘记自己的地位与身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梅花》描绘了诗人醉意盎然之时,在墙壁上挥毫题诗的情景。梅花的花瓣洒落在诗人的衣襟上,象征着诗人与梅花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以“天香又杂杯中渌”形容杯中的美酒,使得春天之美、梅花之香与美酒之醇融为一体。
同时,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如同“流年未必抵黄粱”一样短暂易逝。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坚定地表示:“一吟起我平生志”,意味着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志向。
在这首诗中,梅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诗人的精神品质和高洁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追求。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欣赏梅花时的感受,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是北宋著名词人王安国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048年左右,正值王安石(即王安国)受到政治迫害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王安国的哥哥王安石正积极推动变法,但受到了保守派势力的抵制和攻击。身为弟弟的王安国,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影响,仕途受阻,心情抑郁。
在这样一段艰难的时光里,王安国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他借梅花凌寒怒放的特点,隐喻自己身处困境依然坚定的信念。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哥哥王安石变法的支持和信任,表达了他们兄弟同心、共抗逆境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