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巳

标题包含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颢(704年-754年),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玄宗开元年间,崔颢任太仆寺丞一职。早期,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曾做过《赠王威古》一诗,...查看更多
tm1007
去完善

译文
在某一天的春日里,京城的人们纷纷来到郊外进行洗濯仪式。车马停在河边,音乐声在空气中激荡。人们行走在柳树低垂的小径上,摩肩接踵地涌过浮桥。尽管时间还早,但他们仍然热情高涨,向往着九龙津去祈福。
tm1007
去完善
释义
1. 巳日: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古代习俗在此日踏青扫墓。 2. 帝城:指长安,当时的京城。 3. 倾都:整个京城的人都。 4. 祓禊:古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用以驱邪避灾。 5. 须:应当,必须。 6. 傍水:靠近水的地方。 7. 要:需要。 8. 惊尘:使尘土飞扬,形容场面热闹。 9. 弱柳:柔弱细长的柳条。 10. 障:遮蔽,阻挡。 11. 行骑:行进中的马队。 12. 浮桥:用船只并排连接而成的桥。 13. 九龙津:九龙潭的渡口,在长安附近。
tm1007
去完善
赏析
《上巳》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帝都长安在上巳节(古代汉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三日)的盛况。诗人崔颢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这一天的春光明媚、热闹非凡的景象。 首联“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描述了节日的气氛,人们倾城而出,早早地来到河边进行修禊活动,祈求神明保佑一年的平安吉祥。 颔联“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则通过细节刻画了人们在这一天熙熙攘攘的活动场景,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颈联“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更进一步地展现了上巳节的繁华景象:柳枝轻轻摇曳,为行人遮挡阳光;桥上人头攒动,充满了欢声笑语。 尾联“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一天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觉得时间还早,可以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直到日落西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九龙津。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的盛世景象。
tm100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巳》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崔颢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才华横溢,诗名远播,深受朝廷重视。然而,他也经历了一些人生波折,如科举考试失利、官场斗争等,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与此同时,唐玄宗时期的社会氛围也对崔颢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人们崇尚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崔颢的创作风格逐渐形成了以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为主要特点的诗风。 因此,《上巳》这首诗歌既是崔颢对春日景色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精神。
tm100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