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善哉行·其一

标题包含
善哉行·其一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早年经历: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年轻时以任...查看更多
小菁仔
去完善

译文
古公亶甫,积善行仁。 心寄一道,贤王在豳。 太伯、仲雍,显耀君王之仁。 传世百世,断发纹身以表志。 伯夷、叔齐,古代遗留下来的贤良。 礼让国家不被采纳,饿死在首山。 睿智的山甫,辅佐宣王治理国家。 为何要杀害杜伯,连累我的圣贤? 齐桓称霸,全赖仲父辅佐。 后来任用竖刁,丑闻爆发被逐出宫门。 晏子(晏婴)为人平和公正,积善行仁。 世人皆沉浸道德之中,却不一定去追求命运。 孔子当政的时候,为国家献计献策。 随时准备为朝廷效忠,传播礼仪和官职职责。
小菁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古公亶甫:周文王的祖父,也被称为古公,是周朝的始祖之一。 2. 积德垂仁:积累德行,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3. 思弘一道:思考并弘扬一个道义,这里的“道”指的是治理国家的道义。 4. 哲王于豳:在豳地这个地方,有一位智慧的王。 5. 太伯仲雍:周朝的两个祖先,分别叫太伯和仲雍。 6. 行施百世:他们的德行能够流传百世。 7. 断发文身:形容太伯和仲雍为了避位而剪短头发,用墨在身上画纹身。 8. 伯夷叔齐:商朝末年的两个兄弟,他们本是贵族,但为了躲避战乱隐居山林。 9. 让国不用:指伯夷和叔齐拒绝了诸侯国的邀请,宁愿过清苦的生活。 10. 饿殂首山:他们在首阳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最后因饥饿而死。 11. 智哉山甫:赞美山甫的智慧。 12. 相彼宣王:帮助宣王处理政务。 13.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需要杜伯这样的人来拖累我们的圣贤呢?这里的杜伯指的是一个叫杜伯的人,他曾在宣王手下做事,因为犯了罪而被处死。 14.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齐桓公能成为霸主,靠的是管仲的帮助。 15.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齐桓公晚年任用竖刁这样的奸臣,导致自己死后尸体被虫子爬满。 16. 晏子平仲: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臣。 17. 积德兼仁:他的品德高尚,具有仁爱之心。 18. 与世沈德:晏平仲隐没自己的功德,不追求名声。 19.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孔子在世的时候,他是鲁国的主宰。 20.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按照礼法制定酒宴,召集官员举办宴会。
小菁仔
去完善
赏析
《善哉行·其一》这首诗歌是曹操的名篇之一。全诗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典故,传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仁爱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统治者的严格要求。诗中提到了古公亶甫、太伯仲雍、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他们都是在道德层面上具有很高评价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成为了诗人的思考对象。 在诗的开头,诗人赞美了古公亶甫的德行,认为他的美德在于致力于实现一种崇高的理想,那就是要使国家繁荣昌盛。这种理想的实现,使得哲学家们都对此称赞不已。接着,诗人提到太伯仲雍,他们认为王的德行就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他们的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百代之后仍然被人们称颂。 紧接着,诗人提到了伯夷叔齐这两位古代的遗贤,他们虽然拥有让国的德行,却并未因此而获得大众的赞誉,反而在首山饿死了。这显然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而山甫的智慧在于他能够看清事情的真相,他的存在使得那些圣明的君主不至于被埋没。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齐桓公和晏子的描述,揭示了真正的霸主需要得到贤臣的帮助,而昏庸的君主则会被奸臣所累。这是对于君主的一个重要的警示。最后,诗人提到了孔子,他认为孔子是那个时代的主宰,他的影响力使得整个国家的酒都为之震动,官员们也都随之波动。这表明了诗人对于孔子的尊敬和敬仰。 整首诗歌以丰富的历史典故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的重视和对统治者的要求。诗人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上的楷模,提醒统治者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要以道德为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菁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善哉行·其一》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96年至208年之间,即曹操起兵抗击黄巾起义和官渡之战期间。 在这个时期,曹操的人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他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代名将。随后,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步统一了北方,为后来的魏国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时期也是诸侯割据、战乱频仍的时期,曹操在实现个人抱负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在时代背景下,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众疾苦,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现实,曹操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时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建功立业的热切期盼。 综上所述,《善哉行·其一》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含了曹操在这一时期的丰富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他内心的渴望与忧虑。这些都为这首诗注入了深刻的内涵和深厚的情感。
小菁仔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