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新郎

标题包含
贺新郎
路入门前柳。 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 岁晚凄其无诸葛,惟有黄花入手。 更西风、东篱依旧。 斗顿南山高如许,是先生、拄杖归来后。 山不记,何年有。 是中不减康庐秀。 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 鸟倦飞还平林去,云肯无心出岫。 剩准备、新诗几首。 欲辨忘言当年意,慨遥遥、我去羲农久。 天下事,可无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懒惰的蜜饯棱角
去完善

译文
走进你的家门,看到门前种的柳树。慢慢地向你诉说,重阳节的陶渊明。岁末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只有那金黄的菊花在手。更那堪西风的吹拂,东边的篱笆依然如故。南山有多高呢?那是先生,拄着拐杖归来之后看到的。山不记得,是哪年有的。这是山中不见减少的庐山秀丽。请西风,为你唤醒,翁能来吗?鸟儿疲倦了,飞回到树林里去,云彩会无心从山洞中升起。剩下的是准备几首新诗。想要分辨却忘记了言语当年的意思,感慨地想起,我已经离开羲和农耕很久了。天下的事,可以不需要酒吗?
懒惰的蜜饯棱角
去完善
释义
1.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田园诗著称。 2.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 3.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谋著称。 4.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时的象征。 5. 西风:指秋天的风。 6. 东篱:指菊花丛,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 7. 南山: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8. 先生:对陶渊明的尊称。 9. 斗顿:形容山势陡峭。 10. 康庐:指庐山,因庐山原名匡庐而得名。 11. 倩:请,邀请。 12. 云出岫:云从山洞中升起,形容云卷云舒的自然景象。 13. 羲农:指黄帝、神农氏,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始祖。
懒惰的蜜饯棱角
去完善
赏析
《贺新郎》是一首描绘重阳佳节的诗词。词人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对陶渊明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的敬仰之情。同时,词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词中,词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词人眼中,山水之间充满了诗意,仿佛是陶渊明般的高人雅士的存在。词人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既是对古人高尚品质的敬仰,也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使得词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以酒为伴,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
懒惰的蜜饯棱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名篇。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左右,此时辛弃疾已经51岁。在这之前,辛弃疾曾任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的地方官,但因主张抗金北伐,屡次受到排挤和贬谪。在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下,辛弃疾深感壮志难酬,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对峙局势依然紧张,但南宋朝廷却对金国采取妥协求和的政策,这使得辛弃疾等主战派人士感到痛心疾首。此外,当时的南宋社会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贪污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这些都让辛弃疾忧心忡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辛弃疾创作了这首《贺新郎》,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词中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境,展现了辛弃疾与青山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在艰难时世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懒惰的蜜饯棱角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