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战斗百次的疲惫战士心怀悲哀,中原战场的一次失败使得局势难以挽回。江东的战士们如今还在,但他们是否愿意跟随君王再次崛起呢?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乌江亭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诗歌首句“百战疲劳壮士哀”描绘了战场的惨烈场景,强调了壮士们历经磨难,身心俱疲。次句“中原一败势难回”揭示了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一旦失败,难以挽回。
接下来的两句诗“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则是对历史上的乌江自刎事件提出了质疑。尽管当年乌江自刎的故事被传颂千古,但王安石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质疑道,即使当年的江东子弟仍在,他们又是否愿意跟随曾经的君王卷土重来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叠题乌江亭》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82年,此时正值王安石在江宁(今南京)的晚年时期。这一阶段,王安石因变法失败而辞去了宰相职务,被任命为江宁知府,心境相较于政治生涯的鼎盛期已发生很大转变。
在此时期,国内政治局势纷繁复杂,帝国边疆时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内部官僚腐败严重,民生疾苦颇多。而王安石本人虽退出政治核心圈,但仍密切关注国家局势,多次上疏朝廷提出改革建议,并借此诗表达自己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的历史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