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江店
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
停灯待贾客,卖酒与渔家。
夜静江水白,路回山月斜。
闲寻泊船处,潮落见平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乡村小店位于西浦边,门前有盛开的橘子花。熄灯等待客商到来,向渔民出售酒水。
夜晚宁静江水如练,山路迂回月光倾斜。闲暇时寻找停靠船只的地方,退潮时看到平坦的沙滩。

去完善
释义
《宿江店》注释如下:
1. 宿:住宿,过夜。
2. 江店:江边的小店,这里指旅店。
3. 西浦:西边的水滨。
4. 橘花:柑橘的花。
5. 贾客:商人。
6. 渔家:打鱼的人家。
7. 夜静江水白:夜晚宁静时江水显得格外明亮。
8. 路回山月斜:山路曲折,月亮显得倾斜。
9. 闲寻:随意寻找。
10. 泊船:停靠船只的地方。
11. 平沙:平整的沙滩。

去完善
赏析
《宿江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和谐的乡村画卷。首联通过“野店”和“西浦”这两个意象,展现出江边的宁静氛围。而门前的橘花则象征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颔联中的“停灯待贾客”和“卖酒与渔家”,进一步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颈联中“夜静江水白”和“路回山月斜”,分别描述了夜晚时分的江水和月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尾联则通过“闲寻泊船处,潮落见平沙”这一画面,为整首诗增添了无尽的诗意,让人陶醉于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
整体来看,《宿江店》这首诗以简练的笔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诗人的笔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安详,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江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贞元时期(785-805年)。此时唐朝已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渐恢复元气,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危机。
张籍在贞元初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等官职。由于亲眼目睹了社会现实的不公,他逐渐对官场感到失望。此外,张籍还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生死、人生等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些人生经历和思考都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宿江店》正是张籍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与个人情感的诗篇之一。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夜晚投宿江店的情景,表达了游子离家在外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艰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