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壕吏

标题包含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小小的海域
去完善

译文
天亮后继续赶路,只能与侥幸逃脱的老翁告别。
小小的海域
去完善
释义
幽咽:低声哭泣。
小小的海域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叙述诗人投宿石壕村的经历,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情节紧凑且扣人心弦。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吏呼”“妇啼”的对比凸显了压迫者的蛮横与受害者的无助。随后,老妇的诉说层层递进,将家庭破碎、生离死别的悲剧展现得淋漓尽致。“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则以环境描写烘托出浓烈的悲伤氛围。最后,诗人清晨离开时的画面更加令人唏嘘不已——仅剩的老翁孤独伫立,象征着这个家庭彻底支离破碎的命运。整首诗以小见大,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动荡与黑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小小的海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壕吏》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时期,杜甫作为一位关注民生的诗人,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以及普通百姓的痛苦生活。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民众的同情。 在《石壕吏》中,杜甫通过描绘石壕村一户人家在官吏征兵时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诗中的老妇为了保全儿子而自愿投身军营,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无奈和悲苦。 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杜甫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在面对战争和政治斗争时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担当。他用犀利的笔触揭示现实,用自己的诗歌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了他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风貌。
小小的海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