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晚江边春水涌动,巨大的战船在河中显得微不足道。之前白费力气去推动它,今天却能在中流自由行驶。

去完善
释义
《观书有感·其二》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朱熹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注释:
1. 江边:指的是靠近水边的地带。
2. 春水:春天的河水,这里可能指江水上涨。
3. 艨艟:也作“蒙冲”,古代大型战舰的名字。
4. 一毛轻:形容艨艟巨舰变得非常轻便。
5. 向来:从前的意思。
6. 枉费:白费力气。
7. 推移力:推船的力量。
8. 中流:河流的中心地带。
9. 自在行:自由地在水中行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水波荡漾、顺水推舟的哲理诗,以江水上涨、船在水中行驶自如的景象作为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运行将会变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本诗将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象相融合,寓情于景,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书有感·其二》是南宋理学家、诗人朱熹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在这一年中,朱熹身处江湖之远,身心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儒家道统的传承与发扬。当时,国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间疾苦重重,这使朱熹感到忧虑和痛心。因此,他寄情山水、广游名胜古迹,寻求哲理启示和精神寄托。在此期间,朱熹潜心研究《周易》、《诗经》等古籍,从中领悟到人生真谛和国家治理之道。在他的眼中,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修养,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政治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