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标题包含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0 5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guishoudaoge
去完善

译文
待到明年的此时,你已然平步青云,俯瞰尘世,那时便可莞尔一笑,看世间学子仍在忙碌奔走。
guishoudaoge
去完善
释义
鹏北海:大鹏展翅飞向辽阔的大海,比喻志向高远;凤朝阳:凤凰迎着朝阳飞翔,寓意前程光明;书剑:书籍和佩剑,代表学问与抱负。
guishoudaoge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同时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祝愿。开篇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且略带萧瑟的氛围,“白苎新袍”点明时节,也暗示了廓之的身份与使命。“春蚕食叶”的意象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幽静,与后文的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转入激励与展望。“禹门”“月殿”两句运用典故,既展现了科举之路的艰难险阻,又表达了对友人必胜的信心。紧接着,“鹏北海,凤朝阳”两个气势磅礴的比喻将情感推向高潮,凸显了廓之的雄心壮志。最后两句设想未来,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功成名就后的洒脱画面,令人倍感振奋。 整首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现实的写照,又有浪漫的畅想,充分体现了辛弃疾驾驭文字的高超技巧以及他对于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guishoudaog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辛弃疾时年四十八岁,正处在人生中较为失意的阶段。他被贬谪至江西上饶,心中满是壮志未酬的苦闷。然而,即便自身境遇不佳,他依然心系后辈的成长与未来。此词便是他在送别门生范廓之参加秋试时所作。秋试是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关乎读书人的前途命运。辛弃疾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深沉的情感,为即将踏上考场的弟子送上祝福与鼓励,既表达了对弟子才华的认可,也寄寓了对其金榜题名、实现抱负的殷切期望。
guishoudaog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