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杂咏二十首·琮琤谷
幽谷竹成阴,悬流着石清。
不妨风月夕,来此听琮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幽深的山谷中,翠竹繁茂,投下一片阴凉。清澈的水流从石头上滑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美好的夜晚,何不在这里欣赏清风明月,聆听水声潺潺。
去完善
释义
琮琤:形容泉水的声音,比喻流水声悦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山谷幽深、翠竹茂盛的美景,以及清澈的溪水撞击石头产生的悦耳声。诗人用“幽谷”和“竹成阴”展现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而“悬流”和“着石清”则表现出水流急湍的特点。最后两句以月色下的情景为引,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这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悦耳的水声。整体来看,这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城南杂咏二十首·琮琤谷》是南宋著名诗人张栻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左右,正值南宋初年,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边疆战事不断,朝政腐败,民众疾苦。
在这一时期,张栻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但后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被贬谪。在这段被贬期间,他游历了许多地方,观察民间生活,体察百姓疾苦,这些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素材。在游历过程中,他看到了琮琤谷的美景,于是写下了这首《城南杂咏二十首·琮琤谷》。
此外,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也对张栻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南宋初期,朝廷对金国的求和政策使国家内部矛盾加剧,民间疾苦深重。张栻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中反映了这种时代背景,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