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新郎

标题包含
贺新郎
听我三章约。 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 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沟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Vivian2002
去完善

译文
听我说三件事。 有谈论功业、名声的人,他们会跳舞、喝酒,谈论经书深入探讨。 像司马相如那样亲自洗杯具,像班固子云那样在阁楼上投笔从戎。 这样浪费精力和时间,这场聚会不如那些简单快乐的人,它们会妨碍别人的乐趣。 想要摆脱俗气的文人,却找不到解困的药物。 当年大家都看着那只孤独的鹰,翱翔在天际,仿佛吞噬了曹操和刘备。 我在山中也变得孤独,谁能来陪伴我?我相信忧愁是有生命的。 就像头发被剪掉又长出来一样,我的生命也将在岁月中轮回。 我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让谁来说给那乘轩鹤听呢?只有我自己。我有我的志向,就在这沟壑之间。
Vivian2002
去完善
释义
1.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等。 2. 听我三章约:意指听我三篇诗篇的约定。章,古代诗文篇章单位。 3. 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意指谈论功业、名声的人翩翩起舞,研究经学的人深入品味。谈,谈论;经,经学;酌,品尝。 4. 作赋相如亲涤器:用司马相如亲洗酒具的典故,比喻文人墨客的雅兴。相如,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涤器,指洗洗酒具。 5. 识字子云投阁:用扬雄投阁自尽的典故,表示学问高深。子云,指东汉文学家扬雄;投阁,指投楼而死。 6. 算枉把、精神费却:意指白白浪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算,计算;枉,白白地;精神,指时间和精力。 7. 此会不如公荣者:意指这次聚会不如那些富贵之人。公荣,指公卿贵族。 8. 医俗士,苦无药:意指治疗世俗病的人,却苦于没有良药。医俗,治疗世俗病;苦无药,苦于没有良药。 9. 当年众鸟看孤鹗:意指当年许多人都看好那只孤独的猛禽。孤鹗,指孤独的猛禽;众鸟,指许多人。 10.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意指意趣飘渺,横空中直取曹操、刘备等人。曹吞刘攫,指曹操、刘备等人争夺天下。 11. 老我山中谁来伴:意指我在山中孤独,谁来陪伴。老我,指自己年老;山,指隐居之地。 12. 须信穷愁有脚:意指相信贫穷和忧愁会像有脚一样四处蔓延。信,相信;穷愁,贫穷和忧愁;有脚,比喻它们会四处蔓延。 13. 似剪尽、还生僧发:意指好像剪尽了头发,却又长出了新的。僧发,指僧人的头发;似,好像。 14. 自断此生天休问:意指自己断送了自己的一生,不再问天意。天休问,不再问天意;自断,自己断送。 15. 倩何人、说与乘轩鹤:意指向谁诉说自己的遭遇,就像告诉乘轩鹤一样。倩,请;何人,谁;说与,告诉;乘轩鹤,指乘轩车的人,这里借指达官贵人。
Vivian2002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贺新郎》是辛弃疾的一首抒怀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中,辛弃疾以“听我三章约”开篇,暗示自己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问。接着,他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名人和智者,如司马相如、班固等,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敬佩。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多舛,如同司马迁一样,遭受了牢狱之灾。这种无奈和悲哀,让人感同身受。 在诗中,辛弃疾还提到了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与他们相比,他的追求似乎显得有些荒谬。但他依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就像那只孤独的鹰,翱翔在天际,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 最后,辛弃疾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他相信自己虽然命运多舛,但心中的信念和理想不会改变。他期待着有一天,有人能理解他的苦衷,为他带来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贺新郎》以诗人的独特视角,展现了他在命运波折中的坚韧和不屈。这首诗充满了哲理,让人深思,也让人对诗人的才情和品格敬仰不已。
Vivian2002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1年,正值金国南侵、南宋偏安一隅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辛弃疾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本是山东历城人,少年时参加义军,抗击金兵,后归顺南宋,希望恢复中原。然而,南宋朝廷却对他抱有戒心,多次被贬谪。 在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北方的民众则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弃疾在这种背景下,深感恢复中原无望,心情沉重。他的词作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贺新郎》一词,正是辛弃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昔日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辛弃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无奈。
Vivian2002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