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蹇秀才赴临洮

标题包含
送蹇秀才赴临洮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并称为“边塞四诗人”。他的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边塞特点。 高适出生于渤海蓨县(今河...查看更多
吃货大表姐
去完善

译文
惆怅地眺望远方,一日便如千里之遥,而今满头白发已现。依然想念着阳光普照的地方,并不厌倦翻越高高的山岭。倚靠着马匹,展现出英勇的神情,身上唯一的宝贝便是那把锋利的宝刀。我相信最终您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建立功勋在临洮之地。
吃货大表姐
去完善
释义
1. 怅望:惆怅地望着远方,形容对离别的不舍与感慨。 2. 日千里:指相距遥远。 3. 二毛:头发花白,形容年老的样子。 4. 阳谷:即阳光照射的地方,这里借指美好的境地。 5. 陇山:位于中国陕西省陇县西,为关中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亦指甘肃一带。 6. 倚马:形容才思敏捷,倚马可待。 7. 雄笔:雄健的文笔。 8. 宝刀:比喻文采出众。 9. 自致:自然得到,这里指获得功名。 10. 勋业:功绩事业。 11. 临洮:古郡名,位于甘肃省中部,这里借指边塞之地。
吃货大表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送别情感的诗歌。诗中的"日千里"和"二毛"意指朋友即将远离故乡,踏上漫长的旅程。作者以"阳谷"和"陇山"描绘了临洮地区的高山大川,表达了对朋友旅途艰辛的关切与担忧。"雄笔"和"宝刀"则是用以赞扬友人才华横溢、武艺高超。最后两句则祝愿友人能够在临洮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高适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吃货大表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蹇秀才赴临洮》是高适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创作的送别诗。当时的高适已经是一位成名诗人,在政治生涯上也有所建树。他担任了剑南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协助平定西南边疆的战乱。在他的后半生,他的足迹遍布塞外边关,对于军事战争有深入的了解。 在唐代天宝年间,边疆战事频繁,需要大量的人材奔赴前线。蹇秀才赴临洮,是应征前往边疆从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诚挚祝福和对边疆安宁的期盼。 一方面,高适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期望为国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战争的残酷,为朋友的前程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饱满的激情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吃货大表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