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孟尝君

标题包含
孟尝君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镃(1153年-1221年),字功甫,号约斋,又号竹斋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父亲张濡曾任朝议大夫,母亲是宋高宗赵构的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 张镃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查看更多
阳俊
去完善

译文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 白话译文:在鸡鸣狗盗的小人中得到赏识,而那些真正的有才之士却得不到时机。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白话译文:如果将诗书当作空洞的言论来看待,那么凤凰和鸾鸟般的贤人怎么会来呢?
阳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以广纳贤才著称。 2. 狗盗鸡鸣:这里指孟尝君的食客中的两名,一名擅长狗盗,一名擅长鸡鸣,在孟尝君被秦昭王囚禁时,二人分别用技艺救了孟尝君。 3. 真士:真正的人才。 4. 不逢时:生不逢时,遇到不好的时代。 5. 诗书:古代经典书籍,这里指儒家经典著作。 6. 空言看:把诗书当作空洞的言论看待。 7. 凤至鸾游:凤凰来朝,比喻君主圣明,人才得用。 8. 孰:谁。 9. 致之:招致他们,使他们得到重用。
阳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狗盗鸡鸣”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孟尝君门客中的高人巧士因时事未逢而未被世人所知。颔联则提出了一个矛盾的观点:即便有满腹诗书才华,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机遇,也难以施展抱负。而诗人最后提出,倘若有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人才自然能够脱颖而出,如同凤凰和鸾鸟翱翔于天空。全诗整体语言深沉内敛,意味深长,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才培养与选拔的独特见解。
阳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孟尝君》是南宋词人张镃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词人张镃的生活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宗正寺簿、礼部侍郎等职,后因事被贬。这使得他在人生阅历上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张镃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之际,家国之悲成为文人墨客共同的话题。张镃作为当时的文人,深受这种家国情怀的影响,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他的诗词创作中。
阳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