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标题包含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他是晚唐五代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与温庭筠并称为“温韦”。 韦庄出身于世家大族,其父韦蔼曾任宣州观察使。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Hekmanman
去完善

译文
大街上的杨柳如绿色的烟雾,勾勒出了清明节二月的景象。 隔着帘子可以看到花开花落,年轻女子们在玩着秋千游戏,犹如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雕阴之地,寒食时节,到处都是游人和美丽的花卉,穿着华丽衣裳的姑娘们,就像是镶嵌在绿叶丛中的金色凤凰,麝香气味弥漫四野。 踏入城市之时,看到一丛丛淡雅红色和洁白云朵般的鲜花,令人感动。 开元坡下的太阳刚刚偏西,扫墓回来的人们乘坐着华丽的马车。 可惜有几株盛开的花朵,不知道今晚它们会落到哪一家人的院子里。 马儿矫健,春风劲吹,随着皮鞭的长响,只留下一路的香气。 看热闹的不要浪费时间去追寻这些花朵,因为它们都属于那些富裕人家。 细雨如丝,烟雾弥漫,清明节即将到来,金屋里的人们悠闲地吹奏着凤凰笙。 在漫长的一天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能听到隔着街道传来的击球的声音。
Hekmanman
去完善
释义
1. 丙辰: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丙辰为干支之一,属于农历的年份。 2. 鄜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3.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一天禁止烟火,只能吃冷的食物。 4. 雕阴:地名,具体位置未详。 5. 开元: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年)。 6. 拜扫: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7. 钿车:镶嵌有金属或宝石的马车。 8. 金屋:华丽的房屋。 9. 暖凤笙:吹奏温暖的凤笙,形容女子在春天里悠闲的生活状态。 10. 永日:漫长的一天。 11. 迢迢:遥远的样子。 12. 隔街闻筑气球声:隔着街道就能听到打气球的声音。
Hekmanman
去完善
赏析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韦庄:这是一组描绘寒食节场景的诗词。第一首诗通过“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的描绘,展现了清明节期间街道上充满生机的景象。而“女郎撩乱送秋千”则暗示了女子们忙着为秋千比赛做准备。第二首诗描述了游人在寒食节期间来到雕阴踏青的场景,以及草地上淡红香白的鲜花盛开。第三首诗讲述了人们在扫墓之后驾车而归,感叹几株盛开的红花将在今夜凋谢,成为别人的风景。第四首诗通过描绘马匹飞驰而过留下的香气,讽刺了富家子弟对鲜花的掠夺,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第五首诗以金屋里的温暖春风和街头传来气球的声音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闲暇时光的渴望和对节日氛围的感慨。整组诗通过对寒食节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Hekmanm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创作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的春天。这一年,长安和附近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导致粮食匮乏、民生艰难。适逢寒食节,民间有祭祖扫墓的习俗,而韦庄此时因战乱与家人离散,流寓鄜州。在这种人生际遇之下,他借酒浇愁,创作了这组诗篇,抒发内心的悲痛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组诗中,韦庄描绘了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景象。其中,“满路惊烽火”反映了当时的战争氛围;“田家望望空”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岭树重遮千里目”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情感。 同时,这一时期正值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被迫南逃,大唐王朝陷入动荡之中。韦庄身为一名士人,面对战乱和国家的衰败,心中充满忧虑和悲愤。因此,这组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不幸遭遇,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苦难现实。
Hekmanm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