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晚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我转身踏上返回山寺的小路时,耳畔传来了黄昏时分敲响的钟声。

去完善
释义
樵人:打柴的人;白屋:简陋的房屋;危峰:高耸险峻的山峰。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雪后初晴时的宁静与壮美。前两联通过“倚杖”、“望晴雪”、“溪云”等词汇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第三联则将视野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用“野火”、“冈草”、“断烟”、“石松”这些生动的意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略带荒凉的画卷。最后一联则点明了时间——黄昏,并通过“山寺”、“暮天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使全诗在幽静中结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体而言,该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贾岛诗歌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贾岛正处于人生中较为困顿的时期。他早年屡试不第,生活漂泊不定。在一个雪后初晴的傍晚,贾岛独自在山间漫步,倚杖望向被晴雪覆盖的山林,眼前云雾缭绕、溪水潺潺,远处樵夫归家、寒日西沉,这一幕幕景象触动了他的思绪。诗人孤寂的心境与自然的静谧相互交融,于是写下了这首《雪晴晚望》,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淡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