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除夕夜的大雪刚刚停歇,梅花洁白如雪,香气扑鼻。又是一个迎接春天的时刻,大家都在准备着。门口的灶马门神,用美酒祭奠,门上贴满了写满吉祥话语的桃符。
五更时分,催促驱除瘟疫的锣鼓响起,爆竹声声。那些不吉利的事物都被送走了。新年即将来临,希望我们长寿富贵。希望与子孙们共度此生,健康长寿,年年共同守岁。

去完善
释义
1. 失调名: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往往以内容或情绪为主题,而诗题不固定。这里的内容即为这首词的主题。
2. 残腊:指农历十二月底。腊是古代对农历十二月的一种称呼。
3. 初雪霁:指刚刚下过一场雪后的晴天。霁表示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4. 梅白:白色的梅花。这里用梅白代指梅花。
5. 香蕊:指梅花的花蕊散发香气。
6.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意思是依然像以前一样,到了迎接春天的时节,大家都要准备过年。
7. 灶马门神:古代民间信仰中的两位神仙,分别负责保护家庭和驱邪镇宅。灶马在北方称为灶王爷,门神则是一般指的门上的守护神。
8. 酒酌酴酥:指用酴酥这种酒来庆祝新年。酴酥是一种米酒。
9. 桃符:古代民间风俗,过年时用桃木板写上吉利语句悬挂在大门两侧。
10.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这里的五更是指接近早晨的时候。
11. 催驱傩:指驱赶瘟疫、邪气的仪式。
12. 虚耗:传说中的恶鬼,能使人丧失财物、精力。
13. 交年换新岁:过了农历年底就是新的一年。
14. 长保身荣贵:祈求家人长寿、生活富裕。
15. 儿孙:指后代子孙。
16. 神寿遐昌:祝愿神明长寿、繁荣昌盛。
17. 共同守岁:全家人一起度过除夕之夜,寓意团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过年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祈求幸福、长寿的美好愿望。从词的上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欢乐气氛:初雪后的梅花香气扑鼻,大家为新年做准备,贴上灶马门神图和书写吉利的桃符。下阕则描述了新年的庆祝仪式,如驱赶邪恶、放鞭炮等,并希望自己和子孙们健康长寿,共享美好时光。整首词用词生动,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失调名》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晁补之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7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矛盾尖锐。而诗人晁补之虽然才华横溢,但在当时的仕途中却屡屡受挫,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个时期,晁补之不仅亲身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变化,还深受当时文坛潮流的影响。他与黄庭坚、张耒、秦观等文学大家交往甚密,共同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学作品要贴近现实,反映民间疾苦,这一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因此,在这首《失调名》中,晁补之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描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景象,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这首古诗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