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色

标题包含
暮色
暮色云端合,晴光天际悭。 鸟群科斗字,山态倦螺鬟。 寂寂功名会,纷纷车马间。 拍栏情倍极,烟老罩鱼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镃(1153年-1221年),字功甫,号约斋,又号竹斋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父亲张濡曾任朝议大夫,母亲是宋高宗赵构的女儿秦鲁国大长公主。 张镃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受...查看更多
Sonic_4243
去完善

译文
暮色与云彩交融,阳光在天边留下一道亮光。 鸟儿成群结队,犹如文字般排列;山的姿态如疲惫的仙女。 寂静中的功名利禄在喧嚣的车马之间逐渐清晰。 我越发感到情怀激昂,却见烟雾笼罩着渔村。
Sonic_4243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暮色:指黄昏时分天空的颜色。 2. 云端合:形容云层聚集的样子。 3. 晴光:晴朗的阳光。 4. 天际:天空的尽头。 5. 悭:吝啬。这里形容阳光变得稀少。 6. 科斗字:蝌蚪文,古代的一种文字,形状像蝌蚪,用于书写经文等。 7. 山态:山的形态。 8. 倦螺鬟:形容山势起伏不定的样子。 9. 寂寂:寂静无声。 10. 功名会:指名利场上的聚会。 11. 纷纷:众多杂乱。 12. 车马间:指繁华的城市。 13. 拍栏:拍打着栏杆,表示激愤的情绪。 14. 情倍极:情绪更加激动。 15. 烟老:烟雾弥漫。 16. 罩鱼湾:笼罩在渔湾上的烟雾。
Sonic_4243
去完善
赏析
《暮色》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和情景,展现了诗人在此情境下的感受与思考。开篇描述暮色与晴光的交织,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卷;接着以“鸟群科斗字,山态倦螺鬟”呈现了自然景象的生动变化,凸显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细节的能力。 随后,诗歌转向了社会现象的描绘:“寂寂功名会,纷纷车马间。” 这种对比揭示了诗人对于名利场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拍栏情倍极,烟老罩鱼湾。”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追求的热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含哲理且情感深沉的诗作,值得反复品读。
Sonic_424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色》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张镃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明。在这个阶段,张镃以才学出众而著称,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流,但同时也深受时局动荡的影响。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尤其是金人的侵略使得国家局势岌岌可危。在这种背景下,张镃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转而寄情于山水诗画之间。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他们的诗词作品也往往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因此,我们在欣赏张镃的《暮色》等作品时,也可以感受到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Sonic_424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