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标题包含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几道(约1030年-约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他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宰相晏殊的第七子。 晏几道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词作上,其作品语言清丽、情感真挚,被誉为“北...查看更多
+少年锦时+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又一次扮演无情的角色,把娇艳的花朵吹得满地都是。高楼的窗帘无法阻挡忧愁,依然像去年这个时候一样。谁知道我错误的料理了春天的离别事务,到处都是登山游览曾经耗费泪水的地方。现在应该畅饮美酒,尽情欣赏这些凋落的花朵,又能沉醉几次呢?
+少年锦时+
去完善
释义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以下是根据诗句的注释: 1. 东风:春风,这里指代春天的来临。 2. 艳粉娇红:形容花朵的美丽色彩。 3. 碧楼帘影:绿色的楼阁和窗帘。 4. 不遮愁:无法遮挡内心的忧愁。 5. 错管:错误地干涉。 6. 春残: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7.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游览观赏。 8. 金盏:黄金的酒杯,这里指代美酒。 9. 直须深:意思是应该尽情享受。 10. 看尽落花能几醉:看尽落花的时间很短,意味着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尽情欢乐。
+少年锦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翻译与赏析: “东风又作无情计”中的“东风”象征春天的离去,作者感叹春天又在不经意间溜走。 “艳粉娇红吹满地”是描绘繁华落尽的景象,那些曾经盛开的鲜花此刻都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给人一种繁华落尽、美好消逝的感觉。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表示虽然春光不再,但词人依然感到深深的忧愁和怀念之情,这种情感就如同去年的这个时候一样强烈。 “谁知错管春残事”中的“错管”是指词人对春天的逝去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看着一切美好的事物逐渐消失。 “到处登临曾费泪”中的“登临”可以理解为一种游览活动,而“费泪”则表明在浏览的过程中,词人总是情不自禁地为春的离去而落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意思是尽管春天的美景已经不再,但仍然要尽情地欣赏,用尽全力去感受它最后的美丽,让这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心中。
+少年锦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北宋后期,此时正处于新旧党争的时期,官场腐败,民生疾苦。晏几道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家庭虽为贵族世家,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因此,他的词作多抒发个人遭遇和感慨时世,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这首《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中,晏几道以春风的无情比喻世事的变幻莫测,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他用“归鸿”寓意离愁别绪,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还通过对“故国江山万里图”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词深刻的内涵,使读者感受到了词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种种情感波折。
+少年锦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