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小院子里的闲适生活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而厚重的窗帘还没有拉开,显得房间里的影子非常深沉。这个美丽的女子靠着楼梯默默无言,开始弹奏瑶琴。窗外远方的山脉被云朵围绕着,夜幕渐渐降临,微风和细雨交织在一起,带来了轻柔的凉意。然而,窗外的梨花就要凋谢了,真是让人忍不住心疼。

去完善
释义
1. 浣溪沙:词牌名;
2. 小院:狭小的院子;
3. 闲窗:窗户;
4. 春色:春天的景色;
5. 深:指浓重的春光;
6. 重帘:窗帘;
7. 未卷:没有卷起;
8. 影沉沉:形容光线昏暗;
9. 倚楼:靠在楼上;
10. 无语:没有说话;
11. 理瑶琴:弹奏玉琴;
12. 远岫:远方的山;
13. 出云:出现云彩;
14. 催薄暮:预示着薄暮的来临;
15. 细风:微风;
16. 吹雨:下雨;
17. 弄轻阴:营造阴暗的氛围;
18. 梨花:一种果树的花;
19. 欲谢:快要凋谢;
20. 难禁:难以忍受或承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傍晚时分,一位女子独坐在小院里,窗外的春色显得格外浓厚。然而,厚重的窗帘并未拉开,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显得沉闷而孤独。她默默倚靠在楼上,弹奏着瑶琴,却无言倾诉内心的情感。此时,远方的山峰露出一角,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轻柔的微风伴随着细雨,给这片景色增添了一抹轻盈的阴郁。而梨花枝头的花朵开始凋谢,仿佛难以承受这春光渐逝的时光。整首词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感慨,以及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深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是李清照在北宋末年所作。此时正值靖康之难(1126-1127年)前夕,国家动荡,政治腐朽,民生困苦。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学熏陶。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她与丈夫赵明诚的感情深厚,共同研究金石书画,度过了美满的婚姻生活。然而,随着金人的入侵,他们的幸福生活被打碎,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被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她的词风从以前的婉约转为豪放,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人生信念。这首《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