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岸弥漫红蓼花的香气,绿叶掩映下的河水向东流淌。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小船和轻舟成为人们游乐的好选择。
酒醉的渔夫重新摇起船桨,鸳鸯飞离后又回到视线范围内。喝下这杯美酒,希望能消除心中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的注释如下:
1. 红蓼: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开红花。
2. 香:指花朵的香气。
3. 夹岸:水边的两边,这里指红蓼生长的地方。
4. 稠:密集。
5. 绿:形容水的颜色。
6. 波:波浪。
7. 春水:春天的河水。
8. 东流:向东流动。
9. 小船:小型的船只。
10. 轻舫:轻便的小船。
11. 好:喜欢。
12. 追游:追赶游玩。
13. 渔父:捕鱼的人。
14. 酒醒:从酒醉中清醒过来。
15. 重拨棹:再次划动船桨。
16. 鸳鸯:一种水鸟,通常成双成对出现。
17. 却:又。
18. 回头:回头看。
19. 一杯:数量词,表示一次。
20. 销尽:消除,驱散。
21. 两眉:两只眉毛,这里用来代指眉头。
22. 愁:忧虑,烦恼。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词的上片以红蓼、绿水等自然景物为主,营造出一种明媚、祥和的氛围。下片则通过描述渔父的醉态以及鸳鸯的动态,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名篇。此词创作于北宋初期,公元997年前后。当时的北宋王朝正值初定之时,国家富强、人民安乐,社会氛围相对安定。
在这个时期,晏殊仕途顺利,官至宰相。然而,他也时常感慨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晏殊的《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应运而生。这首词以红蓼花和碧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自然景象,以此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