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燕赵地区自古以来便盛产情感深沉、豪放不羁的人才。董生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不被考官赏识,胸怀大志的他来到这片土地上。我知道他一定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董生,请努力吧!
像你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要尊敬道义、坚强仁义,都会得到尊重。更何况是本性率真的燕赵之士呢!但我曾听说风俗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我实在不知道现在是否和古代所说的一样。姑且通过你的行动来预测一下吧。董生,请努力吧!
我被你的遭遇感动了。替我去祭拜望诸君的墓,再去市场上看看,还有没有昔日那种平凡却又伟大的人物呢?替我告诉他们:“现在的皇帝圣明,你们可以出来做官了。”

去完善
释义
1. 燕赵:古代的燕国和赵国地区,即现在的河北省及周围一带。
2. 多感慨悲歌之士:指的是这一地区有很多富有情感、喜好抒怀的士人。
3. 董生:指董邵南,字邵南,故称董生。
4. 进士: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功名。
5. 有司:这里指主考官。
6. 利器:原意是锋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才能、本领。
7. 郁郁适兹土:忧郁地来到这个地区。
8. 合:投缘,相处融洽。
9. 慕义强仁:仰慕仁义,努力行仁。
10. 矧:连词,表示况且。
11. 风俗与化移易:风俗会随着教化发生改变。
12. 恶知:怎能知道。
13. 卜之:通过观察来预测。
14. 吊:悼念,凭吊。
15. 望诸君之墓:指孟轲的坟墓,孟轲被封为“望诸君”。
16. 屠狗者:杀猪宰狗的人,这里指身份低微的人。
17. 明天子在上:意思是新天子在上位,政治清明。
18. 可以出而仕矣:可以出来做官了。

去完善
赏析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董生参加科举,屡屡在考官面前受挫,满怀才干抱负,却郁郁寡欢地来到这个地区。我预料他一定会有所作为。董生,你要努力啊!
像你这样不逢时的人,只要品行端正、刚强仁义,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更何况燕赵地区的风气原本就重视这些品质呢!然而我也听说过风俗会因教化改变,我难以判断今天的燕赵是否还和古代描述的一样。姑且通过你的这次出行来观察一下吧。董生,你要努力啊!
我因为你而感到感慨。请代我去凭吊一下望诸君的墓,然后在市场上看看,是否还有昔日那些市井之人?请代我向他们致谢:“现在圣明的天子在位,你们也可以出来做官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唐朝正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此时的韩愈却因为直言敢谏而屡次受到贬谪,心情颇为低落。在这首诗中,韩愈表达了对于朋友董邵南的关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人生际遇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