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女行
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中有一人金作面,
隔幌玲珑遥可见。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著春衣。
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落花一度无再春,
人生作乐须及辰。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子,
今日皆成狐兔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紫台横跨着绿意盎然的原野,红色的车子周围挂满了轻薄的丝罗。其中有一位姑娘的脸如同黄金般耀眼,透过薄纱隐约可见她的曼妙身姿。突然间,她听到了悲鸣的黄鸟声,于是在镜子前整理妆容并换上春装。她轻柔地摆动着罗袖,看似柔弱无力,却又优雅地捡拾起飘落的花朵来比拟自己的容貌。花儿凋谢之后,春天不再回来,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您难道没有看见昔日楚王台上那些美丽的女子们,如今都已化作尘土,成了狐狸和兔子的乐园。

去完善
释义
1. 紫台:指豪华的皇宫。
2. 穹跨:形容宫殿高耸宏大。
3. 绿波:绿色的水波,这里指皇宫外的护城河。
4. 红轩:红色的窗框。
5. 铪匝:紧密相连的样子。
6. 金作面:用金子做成的脸,形容美女面容精致。
7. 隔幌:隔着窗帘。
8. 黄鸟:指黄色的鸟儿,这里可能暗示是鹦鹉之类能模仿人语的鸟类。
9. 镜边:对着镜子。
10. 罗袖:丝绸做的袖子。
11. 婵娟:美丽的意思。
12. 无再春:无法再次绽放生机。
13. 楚王台:楚王的宫殿。
14. 红颜子:年轻的女子。
15. 狐兔尘:尘土中的狐狸和兔子,形容生命已经消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色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美貌和春日的美好。诗中的紫台、红轩、金面等意象展现出一幅华贵而繁复的画面,然而在这美好的背后,诗人也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悲哀——繁花落尽,红颜易老,一切都如过眼云烟,终将化作尘土。这种深沉的感慨既是对生命的感悟,也是对时光的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女行》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在那个时候,唐朝正处于盛世之中,国泰民安,诗歌文化盛行,众多才子佳人纷纷崭露头角。王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见解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翰正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他曾担任官职,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他也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遭到贬谪,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在《春女行》这首诗中,王翰以春女为主线,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他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了春女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赞美。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魅力,展现了一位才子的铮铮铁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