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飞云依靠山岫心中永恒不变,明月的倒影在深潭中从未流动。
明月如有感情应当认识我,我们在他乡年年都能相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飞云倚岫:飞云,飘动的云;倚岫,靠着山。这句形容云朵在山间浮动。
2. 明月沉潭:明月,明亮的月光;沉潭,落入水潭。这句表示月亮的倒影在水潭中停留。
3. 明月有情:这句说月亮似乎有情意,认识诗人。
4. 年年相见:这句意味着在异乡与月亮相遇。

去完善
赏析
《绝句》的创作者是清朝文人袁枚,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首句“飞云倚岫心常在”描写了流动的白云和静谧的山峦,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次句“明月沉潭影不流”则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水面倒影的静态之美,展现了一种静穆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则是作者的自我表达。他认为自己如同明月的投影一般,无论在何处都能感受到故乡的存在。这种情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代诗人袁枚的《绝句》是他在人生起伏之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该诗创作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困苦。而袁枚本人则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宦海浮沉,多次担任地方官职,深刻体会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场景:夕阳西下,一位渔人垂钓江畔。然而,诗人却从这种看似宁静的画面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意味着人生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如同梦境、泡沫、露水和闪电一样短暂易逝,人们应该以这种观念来看待它们,学会放下执着,坦然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总的来说,《绝句》这首诗反映了袁枚在人生历练中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命运的深入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