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莺鸟用嘴巴梳理着鲜红的花朵,燕子用尾巴轻点水面使碧波微皱。手指因寒冷而僵硬,吹奏着那让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小梅花曲调。一切仍旧如故,一切仍旧如故,人和绿杨都显得那么憔悴、那么消瘦。

去完善
释义
1. 如梦令:词牌名。
2. 莺嘴啄花红溜:形容黄莺用嘴巴吮吸花蜜时,花瓣滑落的情景。溜,滑落。
3. 燕尾点波绿皱:燕子尾巴轻触水面,引起水面的波纹,仿佛把水面都划出一道道绿色皱纹。
4. 指冷玉笙寒:手指因为寒冷而变得僵硬,很难吹奏玉笙。
5. 吹彻小梅春透:将春天的小梅曲吹奏得淋漓尽致。
6.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景色依旧如故,人却已因忧思而消瘦,就像那青青的杨柳一样憔悴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莺嘴啄花红溜”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接下来一句“燕尾点波绿皱”,形象地刻画了燕子在水面上轻盈飞翔的姿态,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然后,词人以“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表达了自己在寒冷的季节里,仍然坚持吹奏玉笙的毅力。这句词中的“小梅春透”意味着梅花盛开之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作者内心的期盼和希望。
最后,词人以“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收尾,表达了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之感。这里的“绿杨俱瘦”象征着春天的消逝,也意味着词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是宋代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8年左右,当时秦观被贬谪至湖南郴州。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朝廷重臣到地方小吏,心理落差巨大。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秦观展现出了坚韧的意志和豁达的心境,将生活中的挫折化为创作的动力,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王朝正处于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刻。秦观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政治家,曾积极参与改革,试图挽救国家的危机。然而,他的理想并未得到实现,反而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秦观将满腔愁绪诉诸笔端,创作出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感慨国家命运的佳作,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