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故友遥遥相望,彼此间的情谊该如何寄托?离别的愁绪伴随着深夜的冷雨袭来,只有孤独的身影映照在小窗前微弱的灯光下。

去完善
释义
齑盐:原意为腌菜与盐,这里代指简朴生活;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

去完善
赏析
上阕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巨大破坏与诗人的苍凉心境。“四海十年兵不解”一句总括时局,气势恢宏又沉重压抑。“胡尘直到江城”进一步渲染危机迫近的紧张氛围。随后转入自身描写,“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通过外貌刻画展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下阕则从现实转向对未来生活的思索。“送老齑盐何处是”提出问题,暗示漂泊无依的困境,而“我缘应在吴兴”则透露出一种渴望安宁的愿望。最后三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故人相望若为情”点明离别的主题,同时“深夜雨”“小窗灯”等意象营造出幽寂清冷的画面,使全词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结构严谨,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堪称咏怀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初期,彼时中原大地战火连绵,金兵南侵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陈克身处这样的乱世,已是人生的中晚年阶段。他亲历山河破碎、家国飘摇之痛,目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在某次避乱途中,他来到江城(今湖北武汉一带),面对着胡尘漫天、兵戈未息的景象,不禁感慨身世,忧思满怀。此时的他,疏髯如雪,年华老去,内心充满羁旅漂泊的凄凉与对故土亲友的思念,遂写下此词以寄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