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寄仲高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东远望山阴之地在何方?跋山涉水已历一万余里。满怀期待地写就家信,却只有泪水滴满了纸张。待家信寄出时,已经又过去了一年。
心中默念着家乡的红桥,桥下流淌的河水;期待着何时能乘着扁舟与亲人相聚。天涯海角已然游遍,现已满头华发。愁绪难眠的夜晚,青丝夹杂在缭绕的茶雾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阴:指绍兴,即陆游家乡所在之地;
2. 红桥:疑似为虚拟的地名;
3. 天涯:极远的地方,此处代指诗人远离家乡的旅程;
4. 愁无寐:表示因忧愁而无法入睡;
5. 鬓丝:比喻白发,此处指诗人的头发;
6. 茶烟:泡茶时冒出的热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陆游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以“东望山阴何处是”起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而“往来一万三千里”则形象地描绘了路途的遥远,暗示着回家的艰难。接下来“写得家书空满纸”和“流清泪”两句,道出了陆游在漫漫长路中无尽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担忧。最后一句“书回已是明年事”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使这种思念之情更显沉重。
下片首句“寄语红桥桥下水”,作者将情感寄托于流水,寓意希望亲人能够感受到他的思念之情。紧接着的“扁舟何日寻兄弟”则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愿望。“行遍天涯真老矣”这句感慨万千,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已老的无奈心情。最后以“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收尾,生动描绘了词人在寂静的夜晚独坐品茗,愁绪满怀的场景。整首词感情深沉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寄仲高》是南宋文学家陆游于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在四川作州通判时创作的词作。在这段时间里,陆游虽然任职地方官员,但一直主张抗金北伐,恢复中原,因而备受排挤和压抑。他在现实中感到孤独、失意,以诗词为寄托,抒发心中的壮志未酬之情。
乾道七年是南宋政治黑暗的时期,宋孝宗刚即位时立志恢复故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后来他改变策略,采取“固本培元”政策,希望国家逐渐强大后再进行北伐。然而这一政策导致主战派受到排斥和打压,使得陆游等抗金志士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因此在这首词中,陆游借渔家傲的形象,传达出内心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