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念奴娇·梅

标题包含
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梁小臻小姐。
去完善

译文
稀疏浅淡,试问谁能拥有如此天然的美色?令人莞尔的是,春光曾被浪费于许多花儿身上,无论是红的还是白的。雪中的柔美,水边的明丽,都不依靠春天的助力。它们的骨子透着清香,鲜嫩无比,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气质。 曾记得在皇家花园中,寒冬渐退时,那些美人儿从窗户边懒懒地醒来,轻轻地摘下这些花儿。可惜他们漂零天涯,容颜消瘦,但仍保持着当年的气质。 无论相隔万里的风霜,还是一溪的明月,都无法消磨他们的美丽。不如回到故乡,那里有人在回忆这些美丽的身影。
梁小臻小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阿谁:这里指梅花,用“阿谁”含有亲切的意味。 2. 东君:司掌春天的神祇,此指春天。 3. 朱朱白白:红红的梅花和白白的梅花,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的梅花。 4. 宝篽:古代贵族园林,这里指梅花盛开的花园。 5. 琐窗人:指富贵人家的女子。 6. 玉纤轻摘:用玉手指轻轻摘下梅花。 7. 阆苑: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富贵人家的花园。
梁小臻小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梅为主题,通过描绘其天生的美好色彩和气质,赞美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品质。首句“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直接将梅的形象刻画出来,宛如仙人之姿,无人可及。接着“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用戏谑的语言点出春天的花朵虽多,但都不及梅花之美。之后“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又从梅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表现其独立坚强的精神品质。最后“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香气,更强调了它那天然自成的美丽,令人赞叹不已。
梁小臻小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梅》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金对峙时期。作者辛弃疾出生于北方,成长于金朝统治下的山东,他的一生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无奈。当时金朝占据中原地区,而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辛弃疾亲眼目睹了国家分裂的痛苦现实。 辛弃疾自小习武,立志报国,然而命运弄人,在他成年后,南宋朝廷并未重用他,反而让他在地方任职,郁郁不得志。这期间,他多次上疏请求北伐抗金,却均遭拒绝。尽管如此,辛弃疾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国家的兴亡,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辛弃疾的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多描绘祖国河山、民间疾苦以及抒发个人抱负。这首《念奴娇·梅》以梅为题,赞美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实则寄托着辛弃疾对自身品格的写照,以及对民族气节的坚守。可以说,这首词是辛弃疾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品质。
梁小臻小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