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夏时节,树木郁郁葱葱,环绕着房屋,绿意盎然。鸟儿们欢快地找到了栖息的地方,我也喜欢我的小屋。耕作之后,播下种子,闲暇之余便阅读诗书。这里远离繁华的车水马龙,却常常有老朋友来访。我们尽情地喝着春天的美酒,品尝着自家菜园里的新鲜蔬菜。微微细雨自东方飘来,和煦的风儿随之而至。欣赏着古时的传说,浏览着山河画卷。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孟夏:农历四月,为夏季的第一个月。
2. 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3. 有托:有所依托,这里指鸟儿可以在树上筑巢安家。
4. 爱吾庐:指热爱自己的家园。
5. 耕:指耕地种田。
6. 种:播种。
7. 时还:时常回家。
8. 读我书: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9. 穷巷:偏僻的小巷。
10. 隔深辙:远离繁华的交通要道。
11. 颇回:经常见到。
12. 故人车:老朋友的车马。
13. 春酒:用春季丰收的新酿制的酒。
14. 园中蔬:自家的菜园子种植的蔬菜。
15. 微雨:小雨。
16. 好风:和风。
17. 周王传:记载周朝历史的文献。
18. 山海图:描绘山川河流的地图。
19. 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20. 终宇宙:整个宇宙。
21. 乐:快乐。
22. 复何如: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快乐的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情景和心志。首句描绘孟夏时节,草木生长旺盛,环绕房屋的大树郁郁葱葱。接下来,诗人提到众鸟都欣喜地找到了依托的地方,自己也对这间小屋充满了喜爱之情。表明了诗人热爱生活、安于贫困的精神风貌。
接着四句,“既耕亦已种”展现了诗人躬耕自足的生活方式,时而回到书屋读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则表现出诗人与尘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又不完全孤立。
随后四句描述了诗人在春天的午后与家人举杯畅饮的欢乐场景。而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闲暇之余浏览古书、欣赏山水图的悠然心境。全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山海经·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405年他辞官归隐之后。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政治腐朽、社会动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陶渊明深感仕途无望,便毅然选择了田园生活,致力于诗歌创作,以此抒发心中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与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在这一特殊时期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