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前出塞九首·其六

标题包含
前出塞九首·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evely0907
去完善

译文
抓住强劲的弓,使用长的箭。 射击敌人先要瞄准他们的马匹,捉拿盗贼要找到他们的头领。 限制杀戮也是有的,各国都有自己的领土疆界。 如果能够制止侵略行为,难道需要在战场上造成更多的伤亡吗?
evely0907
去完善
释义
1.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共九首。这里列举的是第六首。 2. 挽弓:拉弓射箭。 3. 当挽强:应当使用强的弓。 4. 用箭:使用箭矢。 5. 用长:使用长箭。 6. 射人先射马:攻击敌人要先瞄准敌人的马匹,以便更容易制服敌人。 7. 擒贼先擒王:抓住盗贼要先捉住首领。 8. 杀人亦有限:杀人要有限度。 9. 列国:各个国家。 10. 自有疆:各自有领土边界。 11. 苟能制侵陵:如果能够制止侵犯,维护领土完整。 12. 岂在多杀伤:就不必滥杀无辜了。
evely090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杜甫对战争的忧虑与反思。首先他提醒战士们要使用强大的弓和锋利的箭,告诫他们作战时要找准要害,这样既能节省兵力又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接着他指出,战胜敌人并不在于多杀人,而是要制约侵略行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整首诗体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谋远虑,让读者对战争有更深刻的思考。
evely090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前出塞九首·其六》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这是杜甫生活的中期,也是他政治生涯和人生经历丰富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杜甫经历了科举落第、任官小吏、弃官漫游等阶段,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当时,唐朝社会正面临严重的政治腐败、边患不断、民生疾苦等问题。而杜甫本人也身处其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种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也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了更真切的同情和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创作了《前出塞九首·其六》这首诗歌,以抒发了对战乱中人民痛苦生活的深深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盲目发动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歌通过对边疆战士戍边生活和战事的描绘,展现了杜甫对家国命运的深刻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evely090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