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
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忧虑依然困扰着我,漫漫长夜里孤独无依。春雨洒在河边的帆船上,晓镜映照着头上的白发。鸟儿在寂静的山间啼鸣,落花顺水漂流留下淡淡芳香。我的家人也在想念我,和你一样黯然神伤。

去完善
释义
"戴叔伦的《雨》是一首描绘孤独和思念之情的诗。以下是其中的注释:
1. 历历:清晰、明了的样子。
2. 愁心:指忧愁的心情。
3.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或时间漫长。
4. 春帆:春天的船,这里指代行船。
5. 晓镜:早晨的镜子,这里是用镜子的比喻来描述白发。
6. 鬓边霜:指代白发。
7. 啼鸟:鸣叫的鸟儿。
8.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9. 落花溪:飘落的花瓣汇成的溪流。
10. 家人:指诗人的家人。
11. 念我:想念我。
12. 与汝:与你,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13. 黯相忘:形容心情低落,无法忘怀。

去完善
赏析
戴叔伦的《雨》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春雨景象。首联以“历历愁心乱”和“迢迢独夜长”直抒胸臆,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时光的感慨。紧接着颔联以“春帆江上雨”和“晓镜鬓边霜”形象地描绘了雨中江面的浩渺景象以及岁月催人老的无奈。颈联中“啼鸟云山静”和“落花溪水香”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宁静,也为诗人带来了短暂的慰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对雨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展现了他深沉的思乡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80年左右,即唐德宗贞元年间。
在这个时期,戴叔伦经历了从政坛隐退的过程,对于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曾历任监察御史、抚州刺史等职,因直言不讳、刚正不阿而受到排挤。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仕途的无常和人生的艰辛。
戴叔伦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此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这种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使戴叔伦对自然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