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钟鸣有序 其二
惊妾思,动妾情。妾思纵横陈海唱弯弧,君不得相思树下多明星。用力独弹杨柳恨,尽情啼敲芙蓉行。月已西,星已沉。霜末息,露未倾。妾心知已乱,君思未全生。情有异,愁仍多。昔何密,今何疏。对此徒下泪,听我鸣钟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使妾激动,打动妾的深情。妾之思念交织着海洋之歌与弯曲弓弧,君却不见相思树下繁多的星光。独自用力弹奏杨柳枝的哀怨,尽情地歌唱芙蓉花的凄清。月亮已经落下,星星也已消失。秋霜欲停,寒露未落。妾心已乱,君思未完。情感有异,忧愁仍在。昔日何等亲密,今日为何疏远?对此只能流泪,听我在钟声里高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妾:古代女子自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2. 海唱弯弧:弯弧,弯曲的弓;海唱弯弧,即海上的歌声如弯曲的弓一样美妙动听。
3. 相思树:又称“相思木”,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与离别。
4. 明星:星星,这里是形容数量之多。
5. 杨柳恨:借杨柳抒发离别的哀伤之情。
6. 芙蓉行:芙蓉,荷花;行,古诗的一种体裁。这句意为在荷塘边漫步时尽情地歌唱。
7. 月已西,星已沉: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月亮已经偏西,星星也已暗淡。
8. 霜末息,露未倾:霜末,霜的开始;息,停止;露未倾,露水还没有被太阳晒干。这句话描述了清晨的景象。
9. 知已乱:知道自己的心情已经乱了。
10. 君思未全生:你的思念还没有完全恢复。
11. 昔何密,今何疏:过去我们感情亲密,如今却变得疏远。
12. 徒下泪:白白地流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听钟鸣有序·其二》是一首描绘离愁别绪的古风诗,作者是明代著名才女柳如是。诗中描述了女子的思念之情和哀怨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婉约柔美的画卷。
前两句“惊妾思,动妾情”开篇便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诗句“妾思纵横陈海唱弯弧,君不得相思树下多明星”以形象的比喻勾勒出女子内心的波澜,相思树下的星星仿佛是她无尽的思念。“用力独弹杨柳恨,尽情啼敲芙蓉行”则形象地描述了她借歌声抒发情感的情景,那婉转悠扬的歌声饱含着深情与忧虑。
后四句“月已西,星已沉。霜末息,露未倾。妾心知已乱,君思未全生”则表现了时光流逝、夜色渐深,但彼此的思念却越发浓烈的意境。最后四句“情有异,愁仍多。昔何密,今何疏。对此徒下泪,听我鸣钟歌”更揭示了她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心情也随之变化,虽然悲伤落泪,但仍坚持歌唱,抒发内心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深刻地表现出了古代女性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钟鸣有序 其二》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柳如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在这一年里,柳如是因家道中落而流落江南,生活颇为困顿。但她并未因此而沉沦,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当时正值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柳如是以诗歌抒发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首诗中,她通过倾听钟声,表达了对自己身处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
柳如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诸多困苦,但她的心中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听钟鸣有序 其二》便是她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