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标题包含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羁雁出塞绕黄云, 边马仰天嘶白草。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李陵寄书别苏武, 自有生人无此苦。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况(727年-815年),字逋翁,苏州人。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赋、散文和评论著称。 顾况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广交朋友,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他曾在长安任职,但因性格直率、不拘小节而遭...查看更多
哟哟切克闹巴扎嘿
去完善

译文
乐府只流传着横吹曲的美妙,琵琶声倾诉出关山的遥远。飘荡的大雁在黄色云层间穿过,边界上的马儿仰望天空嘶叫,踩着白色荒草。明妃(王昭君)在忧郁中送走汉朝使者,蔡琰的忧伤里弥漫着胡笳的哀鸣。鬼魅和神祇似乎也知道其中的神奇之处,纷纷暗地里侧耳倾听,顿时阴风吹过,四面八方都充满了声音。李陵与苏武分别时互诉衷肠的书信传递,让人感叹人生无常的痛苦。如果那时有英勇的骠姚将军霍去病,定能够剿灭乌孙国,救出汉朝公主。
哟哟切克闹巴扎嘿
去完善
释义
1.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主要职责为搜集民间诗歌并制作成曲谱。 2. 横吹:汉代的笛子,即竹笛。 3. 关山道:指边疆山路。 4. 羁雁:离家远行的人。 5. 出塞:指出征边疆。 6. 黄云:黄色的云,常用来形容边疆荒漠的景象。 7. 边马:边疆的马匹。 8. 仰天嘶白草:马儿在草原上仰望天空发出叫声。 9. 明妃:王昭君的美称。 10. 汉使:汉朝使者。 11. 蔡琰: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文学家,曾流落匈奴十二年。 12. 胡笳:匈奴人使用的管乐器。 13. 鬼神知妙:指琵琶弹奏之技艺高超。 14. 切切:形容声音低沉而急促。 15. 李陵:西汉名将,因兵败投降匈奴,后被汉武帝误杀。 16. 苏武:西汉名臣,因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坚守气节未降。 17. 生人无此苦:指人生从未经历过的痛苦。 18. 霍骠姚:西汉名将霍去病,以英勇善战著称。 19. 乌孙:古西域国名。 20. 公主:这里指西汉和亲匈奴的细君公主。
哟哟切克闹巴扎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乐府的形式描绘了刘禅奴弹奏琵琶的场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音乐所传递的动人情感。诗歌首句赞美乐府音乐的优美,接着用“横吹”和“琵琶”展现出边疆的音乐氛围,展示了羁雁、边马等生动的形象。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明妃”、“蔡琰”等历史人物,以及“李陵寄书别苏武”的故事,表达了音乐中的愁绪与悲苦。最后,诗人想象假如此时有霍去病这样的勇将,定能消灭乌孙,拯救公主,体现出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整首诗歌画面生动,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哟哟切克闹巴扎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是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世纪上半叶的唐代,正值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的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创作这首诗时,顾况的生活际遇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直到晚年,才因为诗名受到皇帝召见,被封为著作佐郎。这种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着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大力支持。在这种背景下,琵琶这种乐器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对象。而刘禅奴作为当时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她的技艺也得到了顾况的赞誉和推崇。 综上所述,顾况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刘禅奴弹琵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哟哟切克闹巴扎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