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山驿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馀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时的亭子,从古至今都充满着离愁。
楼阁之外,天空中的月亮带着一抹晕黄,经过一场秋雨,秋天的气息更加清新。
傍晚的云层与远处的山脉相接,秋天的落叶声中夹杂着大雁的叫声,让远行的人不愿聆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相思:词牌名。
2. 万俟咏:北宋词人。
3. 短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供行人休息的驿站,这里指代旅途中的情境。
4. 古今情:指离别之情从古到今都有。
5. 凉蟾: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亮清凉如水,故称“凉蟾”。
6. 一晕生:月光微微泛起一层晕影。
7. 雨馀:雨后。
8. 秋更清:秋天的气息更加清新。
9. 暮云平,暮山横:傍晚的云层与山脉相接,显得宽阔无边。
10. 几叶秋声和雁声:指秋天的声音,如树叶飘落的声音和大雁的鸣叫声。
11. 行人:指离家在外的人。

去完善
赏析
《长相思·山驿》是南宋词人万俟咏所创作的一首描绘羁旅行役的词作。上片以“短长亭”的意象引出“古今情”的主题,传达出古往今来人们离别的情感体验。接着,“楼外凉蟾一晕生”展现出一幅雨后月色的画面,使得秋天的氛围更加清冷。下片通过“暮云平,暮山横”的景色描绘,传达了行人在旅途中的孤寂感。最后,“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进一步强调了行人在旅途中不愿听到的声音,表达了人们对离别之情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相思·山驿》是南宋词人万俟咏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公元1127年至1134年之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也是万俟咏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份里,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被俘北去,高宗即位建元,改号建炎,史称南宋。
在这个时期,万俟咏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原本是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但在战乱中失去了官职,成为了一名流浪者。在这段漂泊的日子里,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经历使他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也为他的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长相思·山驿》正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万俟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驿的景色,表达了他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心情。同时,通过描述山驿的寂寥和荒凉,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这首词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词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